搜索
官机锦茵金蹙凤,舞娃钗堕双鬟重。宝炉三尺香吐雾,画烛如椽风不动。
主人爱客情无已,筝声未断歌声起。亦知百岁等朝露,便恐一欢成覆水。
炉红酒绿春为回,坐上梅花连夜开。堂前只尺异气候,冰合平池霜压阶。
猜你喜欢
尊位如何,澄潭影里探秋波。日面月面,铁眼铜睛安可辨。
君不见一声霹雳兮雾罩长空,千眼顿开兮云收岳面。
还见马师么?病在膏肓,切须忌口。
三农盼望云肤寸,九野焦枯日色昏。赖有襄阳真墨妙,应时霖雨遍郊原。
大易崇易简,小雅称正直。德业亮天地,福禄绥邦国。
师师风渐邈,寅恭谊寖忒。谈笑类优俳,机锋不可测。
平胸藏鳞甲,周道树荆棘。涂面事贵人,竿牍匪时入。
猱升讵无因,茑施阴有力。闪烁千万端,变幻如鬼蜮。
我想贤哲衷,青天并皎日。精白对友朋,靖共修厥职。
焉用兹诡遇,难逃众目识。穷达况有命,显膴何必得。
伤哉无耻徒,何为长太息。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
诗欲少吟,不如不吟。
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
亦不不吟,亦不必吟。
芝兰在室,不能无臭。
金石振地,不能无声。
恶则哀之,哀而不伤。
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霜肃守空晴意力,江清一带玻璃碧。
微波漾日光浮浮,万顷无声流寂寂。
湾头轻舠一叶微,篙工急刺驰如飞。
饥鸦见人自惊去,未若鸥鸟能忘机。
船头午后炊烟起,飒飒微风掠苹尾。
江皋有客意何如,独立无言望江水。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chà)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zhū)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我是百忙之中的一个闲人,更有高眠可使你诧异吃惊。
春光侵入四肢,胜过频频将美酒畅饮,风儿吹醒我的午梦,梦境飘忽纷乱有如流云。
学生的读书声不妨碍环境幽静,图书满席表明我不忘辛勤。
黄昏时打着呵欠缓步出门,见帘外红花自管自飞落纷纷。
参考资料:
1、陈衍选编.宋诗精华录全译(下)(修订版):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552-553
2、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160
梦锡:姓氏与生平未详,孔平仲有诗称梦锡节推,其官职为节度推官。可诧君:可使君诧。
四支:四肢。浓似酒:像喝醉酒一样手脚绵软。
诸生:集贤院的学生。弦诵:泛指朗读诗书。
向:临近。
这首诗起句交代诗人昼眠的原因。在“百忙之际”,摆脱世务,“偷得浮生半日闲”,使朋友感到惊诧不已。虽然诗人没有进一步交代导致自己闲暇的原因,但他如果身居朝廷要职,是不会如此的。个中隐约透出了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春入四支浓似酒”写昼眠前的感觉。在暖融融的阳春季节,人会感到手脚软绵绵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用“入”字来形容春意沁人肺腑,十分妥贴。“风吹孤梦乱如云”,是回忆昼眠中的情景。“孤梦”,说明这一觉睡得香甜安稳,连梦都被春风吹乱,如天上飘浮的白云,理不出头绪。其实,从作者这种连梦境都不愿如实透露的写法中,可以见出他深埋在心底的某种苦衷的端倪。
颈联是叙事。“诸生”指集贤院的学生,他们趁着大好春光正在朗朗读书。而作者自有定力,在弦诵声中照样能集中心思,不废勤读。他是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后,经吕公著推荐才得到这个小官职的,对这个不能尽其才的职位虽有所不满,但仍忠于职守,有时还可忙里偷闲。
最后两句写作者昼眠后的情景。打个呵欠,伸伸懒腰,掀帘下阶,徐步出门。这才发现天色已近傍晚,风儿正吹着落花,满院飘洒。昼眠后的诗人怡然自得地欣赏着这黄昏时节的景色,表面上悠闲自在。实则从诗人对“自纷纷”的落花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他无可奈何的情绪。花开花落,只能顺应节气,任其自然;人的升降荣辱,亦命中注定,不必强求,应泰然处之。这种对人生的态度不算是积极的,但作者也只能如此了。
这首诗虽是作者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但层次分明,言简意深,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是一个忙里偷闲、闹中求静有生活情趣之人,也反映出作者以为屈才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