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满天风雨促舟回,万顷波涛雪浪堆。半幅蒲帆两枝桨,诗人已自画中来。
猜你喜欢
篮舆伊轧又前村,何许风来洗睡昏。
木落尽还山面目,旱深穷见水根源。
相逢负担皆征利,难觅隐居躬灌园。
归路苦长行易倦,断鸦残月记松门。
瘴雨沉佳气,黄尘暗翠微。龙蛇无处所,弓剑欲何依。
白日残金盌,西风脆宝衣。陇头啼望帝,昨夜七盘归。
秋丝犹未断莲根,老去风情敢复论。争似放翁身未死,卅年留梦沈家园。
所住在郊坰,田园事遍经。浅沟晴后塞,高垄雨馀青。
屋润邻翁富,祠新社鬼灵。南州无酒禁,十户九旗亭。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诗人张祜立足现实寄寓兴亡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何焯曾评论李商隐《隋宫》其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此一评论用于评论张祜《隋堤怀古》同样准确,切中肯綮。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深藏而愈显。由此看来,张祜不仅仅对历史的兴亡特别关注,也不仅仅只有对现实的担忧,更有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面对遗址陈迹不只是慨叹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责备,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老去风情似乐天,恨无张态抹朱弦。
一春酒病稀游赏,啼鸟莺花共怅然。
斋居忽若遗,不识身与境。
颇疑酣中似,奈尔辄复醒。
东坡自云然,挈世一裘领。
是事吾有师,安敢囊出颖。
指穷火巳传,岂待得薪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