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填却瞿唐峡,郎船何处流。门前乌桕树,留著系郎舟。
猜你喜欢
郎去遗红豆,巴山暖易生。妾留多夜雨,枕上怨无晴。
巴水急如箭(jiàn),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巴地的长江水,急湍奔流快如箭,巴水上的船儿顺水漂流疾若飞。
十个月时间走过三千里,郎今一去,何年能回归?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93
巴水:水名,在湖北省境内。巴水:指三峡中的长江水,因处在三巴之地,故名。
诗中巴女的丈夫大约是乘船东下去经商,所以诗人模仿巴女的口吻,用极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道出了女子当时的不忍分别的复杂心情。
诗中前两句写水、写船,“急如箭”“去若飞”两个比喻恰切描摹了巴水湍急以及小船疾去的情形。这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实写,又含蓄地写出了送行者洒泪惜别的细微心理活动。在诗中主人公看来,顷刻离别,去若离弦,万千心事还没有来得及说,丈夫所乘坐的小船就消失在江水的尽头了,这实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接下两句是对巴女内心活动的直接刻画。巴女送丈夫离去以后,落泪如雨,痴痴立在岸边,她默然地计算着:“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暗寓出身隔异地,夫妻两人不知何时才能团聚的悲伤之情。很多行商在外的旅人,由于交通极不便利,各种物质条件的贫乏,往往客死异乡,或者竟在外地另立家室。在家独守的商妇,大多形同孤寡、无依无靠,她们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所以她们与丈夫离别就象生离死别一样。本诗就在对这种无限惆怅的情调的描写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这首诗从题材到语言与六朝民歌几无区别,形式朴素简洁,语言明快自然、不假雕琢,真切生动地表现了巴女那种真挚淳朴的思想感情。
西域葡萄事已非,故人挥洒出天机。
碧云凉冷骊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
觅渡临清流,故人更同舟。细语昨日诗,别怀总悠悠。
送送山之麓,春花多踯躅。长揖东风前,浮生两相勖。
旧屋早易主,新椽办无钱。
帡幪托亲友,蹉跎经岁年。
碎累入安宅,只身出随缘。
引腹挂蛛网,移檐饵羽鲜。
所愧历游赏,不劳携馔筵。
美名吾敢僭,茂实众推先。
但名长乐郡,谁拟地行仙。
玉融未遍眼,银发久垂肩。
何况县十二,欲周里数千。
轩斋或寄寓,宿食辄留连。
公父白日暇,后园清兴牵。
种花成趣易,席草觉情宣。
犬鸡交巷陌,风月自林泉。
匼匝山围野,晴明霞散天。
红萸把虽过,黄菊采犹怜。
咏我昔人文赋,泛渠今酒舡。
侵晨宿雨收,烟云生马首。轻风拂面来,绕足清泉走。
万山乱纵横,忽睹云门陡。华表双撑天,耸峭得未有。
青鸾与莲花,次第云中剖。似见浮丘公,遥遥为招手。
从兹入仙境,十步荦确九。俗驾期不来,何用猛虎守。
一泓汤泉清,容我涤尘垢。水从地底温,物理可格否。
山僧持茗来,迓我意良厚。祥符虽古刹,徘徊未能久。
鼓勇陟慈光,宵深摘星斗。
樊山秋月旧登楼,又泊兰桡访昔游。南去山趋平麓断,北来水入大江流。
三更画角鱼龙夜,十里平沙雁鹜洲。却望衡湘劳远忆,使星明处是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