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吾园畜两獐,善惊未易驯。
及今才几时,弭耳常依人。
饥食园中草,渴饮沟涧滨。
时时辍余粮,亦未耗吾囷。
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
孰能抚以德,坐还三代醇。
猜你喜欢
满洞苔(tái)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yuán)。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zhān)。独枕空拳。与山麋(mí)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满洞长着碧绿的苔钱,独得自然景致之胜。占尽风女笑桃花随着溪水流落晴川。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夜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夜晚入静独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柔软如同毛毡,独自枕拳卧草席地幕天。与山麇野鹿同眠。天亮时残霞还未消散,淡雾沉绵。罗浮洞府晋时才有人来,唐尧时始开,伪刘称汉时方显。
参考资料:
1、张国荣编著.宋词三百首译解: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03月第1版:第630页
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双调小令,六十六字。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问,相传西晋郭璞曾在此炼丹求仙,东晋葛洪亦得道于此,道家列为第七洞天。苔钱:苍苔形圆如钱,故名。买断:买尽,犹言占尽。石楼:在罗浮山上。
山麋:指麋鹿。残霞:此指晓霞。沈绵:绵绵不尽。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别有桃源仙境,故“笑”之,笑桃花多情,笑世人无识。“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空山声声猿啼,使人警省。此时此地,修道之人,静坐默想,独观云月,拥抱宇宙,体悟宇宙奥秘,直观生命真谛,自得其乐,意静神旺。这几句将道家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与辞别尘世,静处修炼而至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勾画了出来。所谓“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实际上写的是消除尘念的修炼过程。开始犹存世念,如行云蔽月,继而虚室生白,表里空一,终而至人无己,湛然空明,如片云除尽,空中唯皎皎孤轮。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这几句写“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山中生活。在这种时空的交错中,人似乎回到大自然中,回归到太古时代,枕拳卧草,幕天席地,遗世独立,鸟兽相亲,没有荣辱得失,没有人我差别,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差别,一切均与自然相融。
“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又是一天开始了,晨霞未收,群峰淡雾绵延不尽,千姿百态,山中风光,洞中岁月,自有一种绵绵不尽、长久不变的实在感,显示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显示出山中人“不知魏晋,无论汉唐”的优越感,山中人在寂寞之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和欣慰。
总之,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
市墟沽斗酒,独酌复高歌。
一笑语观者,比君更事多。
鶗鴂青春晏,绕鼩白社骄。掠风雏燕翼,界雨晚虹腰。
醥醁银床沥,葑茸紫涧苗。到家幸无苦,浦溆有回潮。
冷雨凄其,悲风萧条,几日酿成奇灾。君忽赋杏殇,事难逆审。
应是昙花一现,可再世、羊环来重证。化机幽眇,无非气运,试凭天问。
自省。六旬近。也蝉蜕轻抛,鸠巢拙捐。频枨触、老怀曩时余恨。
今日为君伤逝,傃黄歇、江天泪还抆。无可奈、强致温词,千万破愁无闷。
黄须野客好服奇,高冠长铗纷陆离。龙沙惨澹海月碧,匹马往者尝东西。
三十飘萧鬓毛秃,乾糇易果饥驱腹。掉头更作万里行,岁晚蛮山杖秋竹。
蛮山峨峨闽越界,控海横江森仄隘。一峰遒紧群峰颓,百物从之出奇怪。
赤松蜿蜒复蚴蟉,怪石横叠于菟首。暝翻白日雷霆惊,冷戛霜空神物走。
高寒薄天朝气变,出云入云看不见。双屐茸茸踏石花,但觉阴森湿人面。
淫蒸土下互温冽,高处阴风吹作雪。玲珑玉树披素华,枝叶碎凿秋冰骨。
土囊势张风力峭,刁刁调调号百窍。鼪鼯乱窜鸺鹠叫,深潭沈沈窟龙啸。
斯须冥漠万壑沈,急雨扑灭山头烧。野客抵掌发狂笑,此游差快殊不料。
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一老应无却少人。
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烟草长洲苑。渺姑苏、旧游麋鹿,岁华云晚。多少吴宫花月恨,春去春来不管。
只付与、行人凄断。君去风流宾幕里,把今情、古意供裁剪。
珠唾湿,玉烟暖。
相逢尽看金杯满。信人生、好怀有几,梦长缘短。白发峥嵘三千丈,底用云揉雨染。
且斗取、尊前强健。为问浮槎还到否,便乘之、直上三山远。
看瀛岛,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