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猜你喜欢
离骚皎皎在湖湘,冀北茫茫失乘黄。
徒手岂能探虎穴,敝车安得绕羊肠。
外家文律况吾祖,有作岁时常一囊。
天遣南来端有意,要须健笔写秋光。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
湾头正堪(kān)泊(bó),淮里足风波。
黄昏时候,我询问划船人,前面还有多少路程?
船夫说:“河湾处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风紧。”
本站。
向夕:傍晚,黄昏。向:接近。几多:多少。
泊:停泊。淮:淮河。
诗人到处漂泊,等走到一个渡头前,虽然问的是前面的路程,当更深处是在问自己:我的前途在何方,我将要去哪里呢?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问前程,既问自己,也是问国家、民族,既表达了诗人漂泊后的寂寞和黯然之情,也表现了对所在世道的忧虑和愤懑之情。
“”看到江里了浪花的激荡,想起心里,内心的激动也久久不能平静。而淮河里面的波澜,诗人表达了一种欲降服,欲感化的壮志豪情。不过词词句句中多少充斥着忧伤的情怀,悲观的心绪。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与《宿建德江》作于同时,为孟浩然漫游吴越时的作品。诗用问答的形式写行旅之情,显得旅情无主意,全靠船夫。第二句为全诗中心,表现了盼望快点到目的地的急切心情。但淮河风浪却很大,只好在河湾处暂作停泊,颇有吴越尚远,日暮途穷之感。“复”“足”,虽是平常之语,却是诗中之眼。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广陵故旧渐消磨,白发伤心奈尔何。马援车犹在乡里,黄公垆已隔山河。
百年华屋春风歇,八月荒原夜雨多。乱后与君成永诀,几行衰泪洒烟萝。
胎化仙禽性本殊,何人携尔到京都。
因加美号为仙客,称向闲庭伴野夫。
警露秋声云外影,翘沙晴影月中孤。
青田万里终归去,暂处鸡群莫叹吁。
朝入一几纵,暮入一几横。
黄卷值昔人,欢与相逢迎。
孙子谢口语,阮生劳目睛。
登亦岂必喑,籍犹未能盲。
学非经世具,所贵自知明。
仁义有不然,失时悲战泓。
一生屐几量,况欲俟河清。
动与道弥远,静于理逾精。
君能问舍往,吾亦卖刀行。
飞仙挟我上瑶坛,古桂香中夜倚阑。
铁笛一声吹月落,满身风露不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