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夜半珠帘红有影。月华似水秋光冷。私语拜双星。微闻兰芷馨。
蝉鸣声正急。别泪红莲湿。剪烛酷相思。无聊酒一卮。
猜你喜欢
顾陆分张久。想新来、三人把臂,重称死友。只恐侍书劳撰著,依旧诗腰各瘦。
似世上、花僝月僽。款语中间应问我,也曾为、我道相思否。
他苦语,且徐剖。
识君记得年行丑。镇忘形、笔嘲墨戏,题花字柳。
怜我清羸馀立骨,勤嘱精魂藏守。又那料、兰摧栎寿。
莫是天边嗔绮语,注泥犁、不许随君后。真难解,闷搔首。
俊鹘无声攫。羡一代、词场老手,舍公安托。歌到阳关刚再叠,月里斜飞兔脚。
帘以外、秋星作作。我得公词行且读,任侏儒、饱饭嘲臣朔。
大笑绝,冠缨索。
中朝司马麒麟阁。筹边暇、南楼爱挽,书生酬酢。半世颠狂谁念我,多少五陵轻薄。
我有泪、只为公落。后夜明月知更好,问陆郎、舞态应如昨。
肯为奏,军中乐。
钟鼓凭谁设。怪名山、依然无事,容听佛说。岂是山灵犹未识,又或人天有别。
且休念、平生契阔。万死亦甘酬故国,要当时、仇恨当时雪。
风声里,有呜咽。
我疑此地添森杀。泻林端、龙泉劲响,月轮微缺。长记旧游非旧梦,应否悠闲苟活。
又共诋、行藏难奇。夜半山中歌苦意,觅铜琵、慷慨多弹拨。
尽吾语,弦应裂。
银汉千丝雨。被东风作恶,吹落满空柳絮。恰自江南消息断,才此六花飞舞。
最好是、鹅毛鹤羽。万顷平田三尺玉,月明中、不见沙头鹭。
苍烟里,一渔父。
鹊桥半夜寒云妒。到晓来、千岩万壑,了无认处。极目四方银世界,五凤楼前如许。
应自感、伤心凝伫。人在神霄玉清府,小狮儿、捏就无佳句。
骑汗漫,好归去。
联步趋(qū)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xiàn)鸟飞。
圣朝无阙(quē)事,自觉谏(jiàn)书稀。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见稀微。
本站。
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阙事:指错失。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至758年(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叶叶双芙蓉,半蚀土花碧。乍可千岁埋,不借一夫力。
隔岸呼渔伴,轻篙破晓烟。
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
馋鹭窥高树,惊鳞过别川。
洋洋聊付物,生意自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