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韶光堪一笑,弹指忽成翁。老退閒都有,幽居感不同。
格因孤拔瘦,韵到自然工。诗外无多虑,任翻青白瞳。
猜你喜欢
人生花甲子,只是半光阴。山不费钱买,诗能随处寻。
清风常把臂,大事偶关心。稍待廿年后,烟霞分一襟。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yīn)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深宫: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尽日:整天,天天如此。
谢:告,嘱咐。一说意为辞别。好去:送别之词。犹言好走。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候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尽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题红叶》诗中的“到人间”三字,含有极其复杂的感情,这里,人生的要求、祝愿、遐想、幻梦是融合在一起的。总的看来,《题红叶》诗之空灵酝藉,言简意长,给人以玩索余地。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评李白的《玉阶怨》说:“其写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际。”这话也可以移作对这首《题红叶》诗的赞语。
唐代出现了大量宫怨诗,但几乎全都出自宫外人手笔,至多只能做到设身处地,代抒怨情,有的还是借题发挥,另有寄托。这首《题红叶》诗以及另两首题梧叶诗之可贵,就在于让人能够直接从宫人之口听到宫人的心声。
大吕黄钟弃若尘,雷鸣瓦釜竟相珍。深宵处处闻摇滚,谁复高歌主义真。
好是青春二月初,远山明靓绿阴疏。幽禽啼后閒窗静,花影满楼人读书。
昔闻蒲类海,乃在天山以外之穷边。河源除非张骞到,弱水只是神贤传。
我居岭南万余里,游屐所不经,宦辙所不上,耳闻臆断而已矣。
一朝九塞谪,风洞火山全阅历,犹是南路由官驿。
今从北路归,雪花时共柳花飞。要度冰山寻古辙,先经蒲类浣征衣。
滟滟溶溶波一片,寸苇纤鳞都不见。周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
旱不竭,潦不增,冻合天河总不冰。紫绂金貂集簪弁,柔毛刚鬣春秋荐。
相传中有冷龙潜,裂肤堕指自年年。边黎百万需膏泽,莫抱颔珠冷处眠。
思君须向古人求,夙昔一逢无此流。文章有神交有道,名位岂肯卑微休。
倜傥权奇难具论,鸷鸟举翮连青云。无路从容陪笑语,使人叹恨伤精魂。
风前竹干须料理,雨后蜗涎费扫除。
北客经过无好语,南州骚悄少安居。
雄称百万空扛鼎,功盖三分漫顾庐。
识字信为忧患始,邺侯何必万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