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夜雨篝灯梦未闲,十年殊槐屋头山。
喜闻局面棋声别,不惮吟髭雪样斑。
渔钓醉歌人所愿,功名心事国相关。
辟书笑倒梅边鹤,尽在先生指顾间。
猜你喜欢
睚眦小忿久难忘,牙角频争雀鼠伤。一抹腮红还旧好,解纷惟有送槟榔。
环球三十国,中华只一隅。世运有变迁,风为乃大殊。
列强竞尚武,谋国重军储。男儿轻七尺,功名马上除。
侧闻江南镇,艳说浙东徐。少壮习军旅,平寇歼其渠。
通译工西语,卓荦贯群书。从戎四十年,所志无不如。
人多羡公遇,富贵践亨衢。我独窥公志,忧危良未舒。
外侮日以亟,勒马空踟蹰。苍茫四顾中,忠悃隐眉须。
东南沿海路,七千里有馀。孰据旅顺险,孰营威海居。
胶澳已租借,台澎更沦胥。广湾与九龙,覆辙鉴前车。
藩篱既全撤,防务患空虚。敌艘盈千数,视我频揶揄。
公任干城寄,何以效驰驱。先忧而后乐,莫负昂藏躯。
落日几呼渡,佳夕每留关。有时来照清浅,鬓云似潘安。一曲亲蒙君赐,两岸更无人迹,惟见鹭飞还。隙地欠栽接,蕉荔杂黄丹。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旁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
羡君天下士,犹恋碧山游。盛世须英物,明珠肯暗投。
秋风桑柘里,晴日凤凰楼。语及箕裘事,生儿已食牛。
蜜蜂家计千头奴,日并花课供蜜租。粉红黄白各本色,拥肿双脚尻为车。
采花归来不知数,一一到门如合繻。方春乳房涌金屋,子弟分王遣之国。
广轮处处成甘州,馋口哜嚅不遗力。蜜脾割尽刲蜡肤,毕岁辛勤用谋食。
秋深冬早未见春,嗅芳咀华来藻蘋。酿成糇粮香满室,日日饱衙知爱君。
问谁食蜜还主臣,阜财富国今何人。
红红白白两铜瓶,软饱相看眼倍明。
脔肉自能知鼎味,底寻酒海与花城。
芙蓉金菊斗馨(xīn)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yàn)来时,无限思量。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参考资料:
1、石延博.宋词: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29-30.
2、陈耳东,陈笑呐.情词: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220-221.
3、费振刚主编陶尔夫杨庆辰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晏欧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24.
4、曹宁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二: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51.
芙蓉:荷花;金菊:黄色的菊花;斗:比胜;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天气:气候;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红树:这里指枫树;间:相间,夹杂。
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碧天:碧蓝的天空。茫茫:广阔,深远。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凭高目断: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鸿雁:即“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思量:相思。
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词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接着“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秋景最美的,本来就是秋叶,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充分显出时令特征。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黄”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而黄则是稀疏的,浓淡相间,色调更丰,画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上面景语,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至“路茫茫”三字,则带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