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栈阁通秦凤,蓬山压海鳌。石泉当壑坼,琪树出云高。
夜月青筇杖,秋风白道袍。长吟趋谷口,独往下亭皋。
偃蹇三峰卧,逍遥八表遨。竹深时宿鹤,溪浅不容舠。
经席天颜喜,村居世网逃。神全劳画史,才美擅时髦。
憩迹惟松樾,充饥有涧毛。沧浪谁唱曲,华屋意萧骚。
猜你喜欢
鸿飞辄上天,鱼跃还入渊。故人去我百里馀,我欲附书无由缘。
俗间离合谁得免,心虽欲近身逾远。少壮相欢长年悲,自恨今为丈夫浅。
高阁临云日,险岑仰天居。
严子老且健,翩然湖外行。
归来困一跌,悲啸念馀生。
幸弃扶衰杖,几成折足铛。
开笼出双鸟,身已御风轻。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yú)子细更重看。
阳春白雪般的清新词句出自座席之间,您才华气量二者兼备,令人艳羡。异乡杭州的风景也依旧粲然。
可叹相逢能够欢聚几日?不知重会又将落在何年?届时,我们愿再次面对茱萸仔细把玩。
参考资料:
1、薛玉峰.苏东坡词今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19
2、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250-254
3、傅承洲.苏辛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9
白雪:意即阳春白雪。这里比喻杨绘词作的高雅。坐:同“座”。君:指杨绘,作者友人,杭州知府。才器:才能与器识。异乡:指杭州,因杨元素与苏轼均为四川人,故称异乡。
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气,可入药。古代习俗,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囊以去邪避恶。子细:仔细。
在送别杨绘的诸多词作中,此篇最大的特点是以直抒胸臆为主。只有首尾两句是个例外。首句从当前聚会的场景落笔,说友人阳春白雪一般的清妙的词作在座席中间就一挥而就了。虽然由于杨氏作品的失传,今天已无法欣赏他的原作,但从苏轼的赞美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作品的格调高雅以及其人的才思敏捷。这一笔精要的叙写,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友人的才华,为下文作了一个铺垫。接着词人便直抒对友人的爱赏之情:“爱君才器两俱全。”唐人刘肃说过:“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大唐新语·知微》)固然强调了“器识”的重要性,却也说明了才识两全的不可多得。而在词人心目中,友人杨绘却是这种才识两全的人才。这除了出于倾慕友人的才华之外,当然也与在党争中志同道合分不开的(见《宋史》杨绘本传)。“异乡”句则意在暗点节令“重九”,“异乡”杭州,说明它与故乡蜀地的节令风光没有什么两样,似乎流露出认他乡为故乡的亲切感,怅惘与慰藉兼而有之。
下片进而抒写离愁别绪。词人满怀优伤地写道:可恨彼此相聚能有几多时光,这一次分手之后,不知到哪一年才能重逢。字里行间充分表露了对相逢短暂、后会难期的怅恨。这两句是词人向友人直接吐露衷肠,有语浅情深之妙。末句“茱萸子细更重看”,暗用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的诗意,以对带有节令特征的茱萸“重看”这一细节表达了依恋的情慷,并将“明年此会知谁健”这一层意思寄之于言外,暗含着别后对友人怀念的深情。所以此篇尽管在作者的别情词中略嫌平实,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
这首小令,词短情长,语言流丽平易,表达了词人深挚的友情。
早与梁鸿隐,中随士会归。
一门忠义气,千古日星晖。
紫告金花诏,青灯锦字机。
西峰今夜月,坟是昔人非。
趁雪看山坐小床,白云影里玉虹长。不知砌下梅花发,只怪开帘有暗香。
火星坠营天欲泣,万木冰生夜僵立。旌旗影淡塞云黄,笳鼓声沈朔风黑。
辕门虎将真丈夫,雄姿赳赳何魁梧。半生豪放纵所适,意气落落吞江湖。
一剑沙场奋威武,誓欲将身报明主。马革裹尸志莫酬,嗟乎无乃天之数。
忠魂自昔飞上天,回首人间二十年。流水落花空寂寂,斜阳芳草自芊芊。
将门有将三军帅,能读父书六韬在。相机制胜无拙谋,拜将封侯应可待。
天恩旷荡贲泉扃,山川草木皆光荣。平生心事料无憾,英风凛凛还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