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圜杳何极,鳌柱屹不倾。日月光最耀,众星莽纵横。
周天二十八,错粲各有名。荒哉审厥象,晃朗夺目睛。
东垣青龙崛,西圉白虎狞。翾飞鸟隼状,偃伏龟蛇精。
紫宫自然拱,银汉无复声。五行所经纬,甘石知性情。
上界足官府,神人居穆清。韡晔逞幻怪,顤顤振铿轰。
跳踉鬼脚捷,舑舕兽面赪。裳衣互裸袭,角鬣纷披鬇。
岂其太白变,嬉戏类孲婴。或者荧惑动,威怒流欃枪。
照临多芒角,躔次在缩赢。揣摩过人料,綵绘匪世程。
伊谁驾一气,得以导九坑。想像陵倒景,观游抚层城。
虚空何宫宇,苍莽孰节旌。毋宁秉笔际,溘此埃风征。
凡夫本狭见,四顾惟寰瀛。夜叉冰澨呀,罗刹炎徼瞠。
鲛女买绡出,狗夫衔箸争。祇疑列宿质,却混殊方氓。
山神对我博,刻石华山陉。海神靳我画,浪卷沧海鲸。
天神讵可识,万古欺聋盲。星占世有职,画史吾奚评。
猜你喜欢
迅速光阴一旅亭,功名不贷鬓毛青。此身未入云台画,半夜披衣望列星。
江左风流迥自分,中间小陆更能文。五花欲就龙为友,千里高飞鹄不群。
乱去东南无王气,愁来西北有浮云。只今年少称才子,屈指词林已到君。
一番细雨刚重九。正东篱、餐英时候。帘卷西风秋意透。更添个、苦吟人瘦。
题遍冷香千首。澹如斯、花应为友。谢女才华今恰又。这回认取仙姿秀。
将令传中阃,交欢浃两军。地形龙虎踞,阵伍鸟蛇分。
清野辉燕日,黄河泻岱云。生灵如有赖,绛灌不无文。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jié),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huáng)宁。
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领会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参考资料:
1、孟浩然著;曹永东笺注;王沛霖审订.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11:224
2、王春红编著.禅诗精选: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01:6
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偈(jì):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迷惑之心。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观止》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隔溪燃竹似星繁,秋色萧森蜃气昏。孤舶暂纚蓬外雨,馀熏遥破陇头云。
途穷岭表仍浮海,行遍天南尚有村。莫向波涛售涓滴,长揪终夜暗消魂。
翠竹江村古渡边,冥鸿数点没寒烟。濛濛浦口渔灯乱,风急舟横只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