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轻舸平湖访远岑,茂林脩竹路沉沉。石岩古屋诸天相,海眼飞泉九奏音。
晴雨昼凉酣列坐,夕阳山影款同襟。清欢竟日多贤守,胜会何时约重寻。
猜你喜欢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hún)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fú)人头。
风情:风月之情,指男女相亲相爱之情,这里指好容貌。羞:羞愧。消:一作芳。消魂,指美人的魂魄。到处:随处,各处。旧游:以往游览所经之处。
多谢:一作“多见”,《全唐诗》、《西溪丛语》、《墨庄漫录》等本均作“多谢”。长条:指柳树下垂的枝条。似:好像。强:勉强,强迫。烟穗:形容柳树枝叶下垂为雾气笼罩的样子。穗,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叫做穗。
此词调名于诸本二主词或作《柳枝》、或作《杨柳枝》。这首词于清《全唐诗》中有题作“赐宫人庆奴”。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赐宫人庆奴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想见其风流也。扇至今传在贵人家。”明顾起云《客座赘语》中亦云:“南唐宫人庆奴,后主尝赐以词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书于黄罗扇上,流落人间,盖柳枝词也。”其他如《西溪丛话》、《六砚斋三笔》等本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见,这首词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这首词是李煜代宫女庆奴书、书后赐与庆奴的,所以词中的主人公是宫女。
开篇“风情渐老”直写女主人公青春不再,人老色衰。“风情”本来是说男女欢爱的情怀,但这里指的是女人容貌和情态。“见春羞”是自觉羞于见春之意。春花盛开,春色明媚,是女子容颜娇美艳丽的映照,而此时不敢与之相比喻。说明了女子年华已逝,美艳不复当初的自伤自艾。诚如顾起元语:“‘见春羞’三字,新而警。”比喻生动,情怀毕现。“到处”是指女子原在宫中受宠时的恩爱欢情,处处都曾留下过她与他的足迹和影子。此处用来颇有深意,既表示对过去的无时无刻的怀恋,也喻示出如今处处见情伤心、触情生愁的感慨。“芳魂感旧游”,旧地重游,情已不再,怎能不黯然魂消。“多谢”句以柳枝相喻,“似相识”照应“感旧游”,正是女子怀思、处处生情的真实写照。“强垂”二字愁意渐深,柳枝本无“强垂”之意,但人总有邀宠之心,刻意求宠,而又因“风情渐老”而求宠不得,所以勉强不来的无可奈何之情让人感伤不已。
全词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既有直叙,也有妙喻,通过宫女的感伤情怀侧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虽是李煜代笔,但个中深情却真切动人。词中以柳枝喻人,以“强垂”喻境,喻象别致、生动,手法清新、自然,情景交合,颇为感人。不过,也正因是李煜代抒宫女之情,词中难免有以帝王之眼看宫女之色的庸俗感觉,格调相对不高。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锯。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鸟道巇㠊万里赊,从臣分省向三巴。中朝声望云山重,内史文章锦水华。
烂熳新恩苍玉节,依然旧署紫薇花。只应未忘论思地,翘首金銮北斗斜。
遥夜不成寐,披襟坐前扉。凉月下庭砌,北风吹罗帏。
花阴纷倚薄,潭影相含辉。人幽境逾寂,心定无是非。
有衣聊自著,有笔聊自挥。顾影即为伴,閒吟亦疗饥。
疏慵存我拙,傲慢任人诽。失足良可悯,坚志谁能违。
盈满易倾覆,荣枯同所归。迟明园径熟,浥露摘芳薇。
剑门关下一夜雨,飞泉倒卷长松舞。溪涨涂泥不可行,恰当此处逢端午。
男儿堕地走年年,回首庭前榴树边。题诗纵酒酣歌笑,看花躤柳共留连。
而今寂寞山中路,山树凄迷半烟雾。小市菖蒲无可寻,斗草儿童入山去。
去岁端阳直禁闱,新题帖子进彤扉。
太官供馔分蒲醑,中使传宣赐葛衣。
黄伞回廊朝旭淡,玉炉当殿午薰微。
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
吾宗墨脩竹,心手不自知。天公造化炉,揽取如拾遗。
风雪烟雾雨,荣悴各一时。此物抱晚节,君又润色之。
抽萌或发石,悬箠有阽危。林梢一片雨,造次以笔追。
猛吹万籁作,微凉大音希。霜兔束毫健,松烟泛砚肥。
盘桓未落笔,落笔必中宜。今代捧心学,取笑如东施。
或可遗巾帼,选耎如辛毗。生枝不应节,乱叶无所归。
非君一起予,衰病岂能诗。忆君初解鞍,新月挂弯眉。
夜来上金镜,坐叹光景驰。我有好东绢,晴明要会期。
猗猗淇园姿,此君有威仪。愿作数百竿,水石相因依。
他年风动璧,洗我别后思。开图慰满眼,何时遂臻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