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孙袭爵佩银黄,玉剑雕弓任取将。架上素书宜宝爱,囊中紫诰慎珍藏。
极知衰老恩荣盛,却喜休閒岁月长。耿耿丹心如皦日,垂垂白发似凝霜。
仍怀边地常时逻,尚问羌人早晚降。不拟伏波誇矍铄,但陪角里足徜徉。
将车先过金鱼馆,奉几频留绿野堂。邻叟每来催进饭,幕宾相见命持觞。
竹枝桃叶供行役,玉树芝兰在坐傍。自古年高能德邵,君今积德寿无疆。
猜你喜欢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jiāo)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jiē)滴到明。
雨一直下着,听着窗外的雨滴声,直到深更都难以入睡。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此时似乎也变得多情起来,安慰孤独的我。
好梦难成,此恨难消,窗外的雨可不管忧愁的人喜不喜欢听,仍是不停地下着,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来。
参考资料:
1、苏易编著.唐诗宋词三百首美绘插图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05:第197-198页
一更更: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
恨,遗撼。道:知。阶:台阶。
万俟咏作词喜用淡语,且工于音韵。这样连续重复用字,吟咏起来便很有音乐上的美感。《雨》首句“一声声,一更更”形容雨声,连用两个叠宇,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既显得形象,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人夜深难寐。“窗外芭蕉窗里灯”,听雨之人点。一盏孤灯,隔窗昕雨。“芭蕉”暗示雨打芭蕉的声音,使雨的声音更加响亮。“此时无限情”,直接道出人的心情。然而“无限”二字又使这种直言显得暖昧模糊。只知情意无限,心事无边,却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心事使人长夜失眠,寂寞听雨。“梦难成,恨难平”,用两个“难”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因难以入睡,所以道.“梦难成”,连暂时逃避到好梦中去都是一种奢望;又因情在心头辗转,更兼一夜风雨,触动愁思,故日“恨难平”。但是雨不管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听”,只管“空阶滴到明”。“愁人”怪雨无情,不顾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这说明人一夜未睡。“一声声,一更更”的雨声,凄凄凉凉,仿佛人心中的愁绪一般,永远没有尽头。全词无一处提及“雨”字,却处处是雨。作者将雨声与听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无痕迹,显示出高超的运笔功力。
尚白宁堪众楚咻,井湄瓶碎愈增愁。
后人归罪美新作,莫污萧郎文选楼。
紫囊曾赌。早日阶兰欣在睹。昨岁于菟。乍见牵衣更捋须。
经时离别。频梦芜城耏水月。羯末封胡。此日幽忧倍忆渠。
极目秋光夕照开。潮头初自海门来。杳杳江天横一线。如练。疾驱千骑鼓声催。
杰槛翠飞争徙倚。一行新雁去仍回。翠袖半空歌笑回。低映。十分沈醉劝金杯。
客子清晨卧江阁,老树闭门风雨恶。
渔舟满眼乱波涛,杀气冥冥塞寥廓。
地炉火冷席无毡,短衣百结双履穿。
寒食清明不归去,故山松柏空云烟。
先生适自江东至,行李兼旬共留滞。
登楼王粲谩多才,献策刘蕡甘下第。
三鳣聊尔拥皋比,一鹗未负风云期。
青春白日麟凤远,长林丰草豺狼饥。
十年烽火暗南极,戎马纷纷未休息。
朝廷耆旧困草莱,乡里儿童夸膂力。
我今旅食向孤城,君亦胡为念远行。
人生只在意气合,世乱未觉文章轻。
野人岂知天下事,杜宇夜啼花满地。
狂如贾谊惟痛哭,贫似扬雄空识字。
昨夜封书与雁归,妻孥应怪苦回迟。
丈夫磊落志千载,一日穷途何足悲。
老松阴下访摩云,仰望青云隔几尘。不是倚空梯百尺,只缘中有道高人。
凭高日望金台路。黄沙尽处空烟树。岁晚足萧疏。雁声无夜无。簿书临俗态。人道儒酸在。何以慰相思。半年无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