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活仍通洫,堤遥碍进船。觅凉同坐石,荫柳忽闻蝉。
炎暑销当夏,壶觞待晚天。醉来还藉草,新绿正如毡。
猜你喜欢
高楼临河增硉兀,河光一片青天出。我来不尽怀贤心,长空濛濛烟拂拂。
风流旧事忆千年,解裘曾向酒家眠。不知采石江头月,何似金莲午夜天。
宝床宫锦今何在,片月年年照东海。极目鲸波万顷春,安得随君钓巨鳞。
玉关道路远,金陵(líng)信使疏(shū)。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参考资料:
1、魏建米寿顺主编.《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统编教材(试用本)中国文学(第二册)》:齐鲁书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46-47页
2、许逸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庚信诗文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65页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金陵:梁朝国都建康,今南京。信使:指使者。疏:稀少。
君:指王琳。万里书:从远方寄来的信。时王琳在郢城练兵,志在为梁雪耻,他寄给庾信的书信中不乏报仇雪耻之意,所以庾信为之泣下。
诗的起首“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言诗人与王琳一仕北朝、一仕南国,相隔遥远,音讯难通。“金陵”、“玉关”二地名相对,“道路远”又与“信使疏”相对;“远”字表示空间的距离,“疏”表示时间的久隔,这两句对仗工整,为下句起到铺垫的作用。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意为接到王琳来自远方的书信,不禁沧然泪下,未曾见到信上的文字,却已经泪洒千行了。这一流泪启信的细节描写,比开君万里书,读罢千行泪更为感人,生动地表现出作者悲喜交集,感慨万端的复杂心情。尤其是一个“独”字,蕴意极深。当时,庾信虽然受到北周朝廷的赏识,在长安供职俸禄,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与王琳通信,一刻也没有忘记故国之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他的乡关之思和南归之意是不能直率表露的,只能通过诗文曲折婉转地表现。用一个“独”字,既写出了暗中有所希冀,也写出了作者身在异邦,孤独苦闷的环境和感受。“万里书”与“千行泪”相对,皆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此信得来之不易,又与上二句“道路远”、“信使疏”相照应,针线十分紧密,构思亦很巧妙。仅仅二十个字,却抵得过千言万语,包孕着作者十分复杂的情感,深沉含蓄,催人泪下。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音讯疏隔。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不胜惊喜。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王琳怀雪耻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使诗人深受感动,为之下泪。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诗中均未言明。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
残蝉乍歇。又乱叶打窗,蛩韵凄切。寂寞天香院宇,露凉时节。乘鸾扇底婆娑影,幻清虚、广寒宫阙。小山秋重,千岩夜悄,举尊邀月。甚赋得、仙标道骨。倩谁捣玄霜,犹未成屑。回首蓝桥路迥,梦魂飞越。雕阑翠甃金英满,洒西风、非雨非雪。惜花心性,输他少年,等闲攀折。
自闻开暮府,几欲走邮筒。
便有江湖役,仍遭贫病攻。
想多为郡乐,亦复赋诗工。
又最淮阳课,何时用弱翁。
朝弁辞清晓,斋艎汎暮秋。
官华飞雉省,地剧左鱼州。
湓水遥浮郭,天章近占楼。
知君乘月夕,不浅是风流。
质扑始兴郡,尚遗文献风。版图秦塞阁,韶奏舜台空。
二水城中启,千峰剑外雄。壮观聊纪实,得句不求工。
小词情切钦星海。钱家瞻仰遗孀采。陋卷雨低回。楼头笑语时。
老人年九二。不与寻春比。夙愿偿今宵。一面慰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