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寓恒阳馀十日,青
猜你喜欢
琼岛带天池,文明复在兹。圣人曾慕此,君子昔居之。
气候看仍别,波涛涉不疑。珠崖含月吐,鹏翥共云垂。
地尽南浮日,天长北望时。因君奏海赋,彼甸更言奇。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lǔ)尘净,突兀(wù)天山孤。
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本站。
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雨后思花信,相过款杖藜。翠明开晓嶂,绿润遍春畦。
燕外丝方捲,鸥边雾尚低。贪看蔬长甲,不觉屐粘泥。
草挟馀阴涨,苗分秀色齐。时逢原上客,大半话耕犁。
郎明日别,妾心惙惙。
愿作郎车,与郎共歇。
善谑非为谑,微言可解纷。
祈招忘出处,也道读三坟。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青山彭蠡尾,湖水始生岸。一舸破微澜,风帆用其半。
乱流二百里,午发至未旰。苍茫洲景中,明灭津烟畔。
数家小聚落,渔灶倚滩爨。旧闻萑苻间,弱肉饱强悍。
时平道路清,跋涉得无患。岂非年谷丰,礼义能服叛。
严严主湖神,牲酒满杯案。乞灵我岂敢,云黑樯乌散。
橹师促转柁,轧轧鸣鹅鹳。前瞻麻子洲,波面明星烂。
新别重有怀,县情如此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