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客心悲暮序,登墉(yōng)瞰(kàn)平陆。
林泽窅(yǎo)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yù)。
方城次北门,溟(míng)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shǐ),雄图竞周鹿。
万乘重沮(jǔ)漳,九鼎轻伊谷。
大蒐(sōu)云梦掩,壮观章华筑。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jù)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南风忽不尽,西师日侵蹙(cù)。
运圮属驰驱,时屯恣(zì)敲扑。
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yān)郢(yǐng)遂丘墟,风尘俄惨黩(dú)。
狐兔时游戏,霜露日沾沐。
钓者故池平,神台尘宇覆。
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hè)迁,悲哉年祀(sì)倏(shū)。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客心:游客的心情,作者自谓;暮序:一年之末,指暮冬。登墉:登上郢城故城墙;墉,垒土为墙,此处指郢城墙;瞰平陆:瞰,从高处往低看,即俯视;平陆:平野。
林泽:山林与水泽:窅:沉远貌;芊绵: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郁重复:郁:结;重复:山重水复,此指山川纵横交错。
资:依靠,凭借;设险:设防。名都:郢城;拒:抗,此处可作镇守解;江隩:水流弯曲处。
方城:春秋时楚国北面的长城,古为中国九塞之一。次:迈,连接。溟海:本为神话中的海,此泛指楚国南边的深海;穷南服:楚国疆域一直到达了当时中国极南的地区。
挫吴豕:这是骂吴国的话。竞周鹿:竞鹿,逐鹿,喻争夺天下。
万乘:这里指楚王。沮漳:沮水与漳水。九鼎:指东周,时其首都在洛水之阳。伊谷:伊水与谷水。
大蒐:古春猎为蒐,天子出猎于春日为大蒐。云梦掩:楚国为古云梦七泽之地。这里指楚王出猎时声势浩大,旌旗蔽日,人马盖地。章华:即章华台,为楚王所筑。
更:替换。吉凶良倚伏:指福祸相因而互倚。
遽:急速,忽忙地。贤臣逐:指屈原两次被楚王放逐。
南风:指楚国。楚国地处南方。西师:指秦国。秦国地处西方。日侵蹙:(秦)因侵略迫使(楚)国土日渐缩小。蹙:收缩。
运圮:国运衰败。属驰驱:不断地辗转迁移。时屯:时事艰难。恣敲扑:恣,恣意、任意。敲扑,挞伐凌辱。
夷陵火:夷陵,今宜昌,楚先王的陵墓在此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火烧夷陵。
鄢郢:故址即今宜城南境内。郢为楚都城。丘墟:废墟。俄:一会儿,很快。惨黩:昏暗貌。
狐兔时游戏:狐狸与兔子时常出没在郢城的废墟上。沾沐:侵蚀。
钓渚:楚庄王所筑的诸侯台,在纪南城东不远处。下句“神台”同。
阵云埋夏首:阵云,浓云;夏首,夏水的上游。夏水在今江陵县境。
舟壑迁:意谓沧海桑田,山水已非昔貌。年祀倏:指对楚先王的岁时祭祀,如今已倏然不复举行了。
《郢城怀古》是李百药传世作品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郢是战国时楚国的京城。这首诗充满了历史典故,有点冗长乏味。作者在诗中紧密追随鲍照《芜城赋》的结构,不过鲍照将衰败与繁荣时期的骄奢相联系,李百药却更关心不可避免的盛衰模式:“运圮属驰驱,时屯恣敲朴”。这是抽象观念、引喻及命运决战幻象的有力结合。对联的第二句用《易经》的卦名“屯”(“始难”)来解释郢城的衰败。楚国是被秦国击败的,“敲朴”一语出自贾谊一篇论秦专制的著名文章。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
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
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
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
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
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
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
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耕牛未尝汗,投种去如捐。
农事谁当劝,民愚亦可怜。
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凶年。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沙头烟漠漠,来往厌喧卑。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
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
日暮江天静,无人唱楚辞。
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
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
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
中书有安石,慎勿赋离骚。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
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
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
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
江水深成窟,潜鱼大似犀。
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
上客举雕俎,佳人摇翠篦。
登疱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北雁来南国,依依似旅人。
纵横遭折翼,感恻为沾巾。
平日谁能挹,高飞不可驯。
故人持赠我,三嗅若为珍。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
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
北行运许邓,南去极衡湘。
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