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帝宅瞻佳气,津头步晚亭。菊篱霜始白,柳岸浪犹青。
剑合疑干象,槎浮似泛星。冷听歌濯者,适意趣偏灵。
猜你喜欢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zhī)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qí)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大诗人宋之问的旧山庄别墅,孤零地坐落在河南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的山腰。
恰好我绕道经过此处,见人们在此随意出入,宅内并无人迹,前辈啊,能否允许我前来吟诗探访啊?
我停留下来向老人询问宋公的子孙家世,老人告诉我,他家已无人了。我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
看到宋公当时的园林树木,愈加使我回忆起昔日的情境而感到悲伤,真是越到走下坡路,凄厉的寒风越多!
参考资料:
1、萧枫主编.《唐诗4》:线装书局,2005:989页
2、傅庚生傅光.《百家唐宋诗新话》:1989,四川文艺出版社:234页
宋公:指宋之问,初唐诗人,曾任考功员外郎。字延清,虢州弘农人。首阳山在河南府,虢与河南为邻,故宋有别墅在焉。池馆:指山庄别墅。首阳:山名。阿:山腰。
枉道:绕道赶路。祇:还、依然。
淹留:停留。耆:古代年过60岁称耆。耆老:指宋之问的子孙。
将军树:指宋之悌栽种的树木。
这首诗,前二句是写过宋之问旧庄,后二句则写对旧庄而有感。
第一句“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是交代事件和地点,用场景的描写勾勒出萧瑟零落的场景,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句“枉道祇从,吟诗许更过”,是全诗的主旨。杜甫之所以枉道过宋庄,而且那么匆忙,主要在于他相当尊重宋之问的诗作,所以他说:为了吟诗,也许会再一次访问这位诗坛前辈的故居。宋之问媚附张易之等权贵,以善写应制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其人杜甫是不取的,所以全诗只及其诗,不及其为人。杜甫能做到不因人废诗。
第三句,“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是说访宋之问的子孙家世,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为宋之问“迹在人亡”而感到悲伤。
末句“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是通过将军树来借景抒情,增加了悲凉的色彩,通过该句把悲凉的气氛勾勒出来,悲凉之情呼之欲出。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商葩将去绿,缭绕争馀辉。
野步踏事少,病谋向物违。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微。
路向山腰转,云从陇首飞。晓天初衣裌,村驿罕乘肥。
览物惊秋老,论心悟境非。归期且宽计,雨雪或霏霏。
云自知归鸟自还,一堂足了一生闲。门前剥啄定佳客,檐外孱颜皆好山。
昔有邯郸女,艳色世无如。手提青丝笼,采桑城南隅。
头上金雀钗,耳傍明月珠。素手挽柔条,风吹绣罗襦。
使君驰五马,冠盖丽且都。桑间问彼姝,云是秦罗敷。
裴回日将夕,命妾载后车。长跪谢使君,妾有堂上姑。
剖竹节乃直,裂松心不枯。使君善自爱,妾志终弗渝。
江南佳公子,遗我锦绣端。
揽之温如春,公子焉得寒。
兴雨自有时,肤寸便濛{?漫}。
敛藏以自润,牛斗何足干。
空庭月与影,强结三友欢。
我岂不足欤,要此清团团。
所欢在一醉,常恐樽中干。
舍酒尚可乐,明珠如弹丸。
但恐千仞雀,忽忽发虚弹。
迨子闲暇时,种子田中丹。
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
我顷在东坡,秋菊为夕餐。
永愧坡间人,布褐为我完。
雪堂初覆瓦,上簟无下莞。
时时亦设客,每醉筒辄殚。
一笑便倾倒,五年得轻安。
公子岂我徒,衣钵传一箪。
定非郊与岛,笔势江河宽。
悲吟古寺中,穿帷雪漫漫。
他年记此味,芋火对懒残。
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
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