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周南留滞称遗老,
汉上羸残号半人。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猜你喜欢
一棹(zhào)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lǚ)一轻钩。花满渚(zhǔ),酒满瓯(ōu),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参考资料:
1、蒋方编选.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5-137
2、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28-29
棹:摇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长的叫棹。纶:比较粗的丝。纶:钓鱼用的粗丝线。茧缕:丝线,这里指渔弦。茧,茧丝。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盈:《五代名画补遗》作“盈”。此外各本作“满”。瓯: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顷:土地面积单位。一百亩为一顷。
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花满渚”“酒盈瓯”实写美景,虚写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畅然而出。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此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愧而今半省。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_侵省。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何幸。行人来密,佥军抽省。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子厚南宫,仲舒四掖,又报岑参东省。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江南正月春花早,梅花柳花夹长道。江南二月春光半,杏白桃红香蕊散。
江南三月春光暮,蝴蝶闲飞绕深圃。
萱草花开日又西,太湖石畔鹧鸪啼。竹枝不是江南曲,唱得樽前思欲迷。
将军定朔边,刁斗出祁连。高柳横遥塞,长榆接远天。
井泉含冻竭,烽火照山燃。欲知客心断,危旌万里悬。
偃松将古墓。
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
碑书欲有金。
逈坟由路毁。
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
昏昏陇日沉。
悬剑今何在。
风杨空自吟。
峡围碧玉裹青天,栈道凌虚迸出泉。
只有好山须强勉,为渠开眼冒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