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
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珰。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勿谓行大道,斯须成太行。莫吟萋兮什,徒使君子伤。
猜你喜欢
天厨送食鹿衔花,口诵恒河沙复沙。独立虚空无所住,石桥西畔老夫家。
玉关万里秋风远,南归雁渡芦洲晚。数行中断忽分飞,零落寒空谁作伴?
可怜孤雁不胜情,常伴寒星夜夜鸣。客舍凄凉魂欲断,深闺辗转梦难成。
客舍深闺听凄恻,绝弦更有伤心客。十载同栖连理枝,一朝忽拆双飞翼。
空馆经秋冷穗帷,黄昏微雨画帘垂。当时漫作《求凤引》,此日翻成《别鹤》悲。
悲来常向西风恸,重纩难温谁与共?一似孤鸿失侣飞,湘江不作鸳鸯梦。
天上人间两渺茫,年年岁岁恨难忘。尺书肯寄重泉去,为道萧郎正断肠。
雨雪隔榆(yú)溪,从军度陇(lǒng)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màn)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纷飞成了边塞的隔离,跟着军队度过了陇西。
绕着营地能看见狐狸留下的踪迹,在山旁还依稀能看见雪地上马蹄的印记。
天寒地冻,连彩旗也黯然失色,鼓声也显得低沉。
乌云漫漫愁绪绵绵,路途苍茫迷失了回家的路。
本站。
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隔:阻隔,隔断。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漫漫:广远无际。愁云:云气阴霾暗淡。苍苍:空阔辽远。别路:离别家乡之路。迷:迷失。
“”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首尾照应,前说下雪隔断了边塞,指隔断了回家的路,后说不要忘了回家的路。陇西一语双关,一指陇西边关要塞,可见戍边之寒远,陇又有坟墓之意,所以又指战争之残酷。(鲍照《芜城赋》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狐”字,使人联想到狐死首丘,传说狐之将死,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家乡的思念,与荒凉形成对比突出戍卒的思乡之情。
“”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流苏凝作瑞华精,仙阁开时丽日晴。霜月冷销银烛焰,
宝瓯圆印彩云英。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向来豪宕难指数,至今六子悬清绪。黄埃寂寞晋风流,南朝乐地空狂雨。
任城酒楼高刺天,沧洲万里危甍前。楼头歌吹掩白日,下视世界惟苍烟。
徂徕之岨阻且深,松风六月弦素琴。驱岚捲霭出纤末,全齐大楚窥摇簪。
喷壁清泉带青玉,千周百匝银潢洑。泛流已置山阴觞,沉璜谩说磻溪曲。
醉中六子谁最豪,李白狂歌宫锦袍。巢父何须东入海,醨糟泊泊翻波涛。
眼花耳热山欲摧,仰天祼袒韩与裴。叔明起舞坐陶沔,播弄玄化相喧豗。
惯来童冠习幽兴,琴书恰与尊罍并。黑甜小啜各有适,娟娟倚竹殊深靓。
峰湖自搦写生管,灯前得意时引满。分衙十日不登堂,落手良工思犹短。
酒有深趣予未知,侧巾游睇还绎思。兹图无乃示颓靡,不然安戒沉酣为。
粤州廉访今孝肃,圆扉春草书堆屋。钦风岂必个中人,寄怀端在溪边竹。
游钓童时迹可寻,停云想叹欲弥襟。哀时庾信空文藻,近市梁鸿有远心。
投老未忘沟壑志,固穷自爱玉金音。相期头白归来日,古调同弹石室琴。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风荷老叶萧条绿,
水蓼残花寂寞红。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