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
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猜你喜欢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diàn)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lán)干,燕飞春又残。
牡丹花凋谢了,黄莺也停止了啼鸣,皎洁的月光照映着种满了绿杨的院落。在这幽寂的环境中,她却因怀念远人而难以入眠,做不成相忆相见的美梦,她只能背对窗户,独自对着一盏昏暗的孤灯。
她头戴着华贵富丽的首饰,金玉饰物垂下来几乎遮住了她的脸庞。可是纵然盛装打扮,在这寂寞深掩的香闺里,又有谁来欣赏她的娇艳呢?想到远方的情人她不禁泪流满面,燕子飞去,春天又快要过去了,她的美好青春也随着春光一去不返!
2、赵崇祚编选.花间集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1:7页
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梦难成:指难以入眠。背窗:谓人面背窗。
翠钿:绿色的花钿,用翡翠(青绿色)珠玉制成的首饰。花钿,又名花子、媚子、施眉心,古代妇女面额上的一种妆饰。唐代妇女多用金箔、彩纸等剪成花样贴在额上以为妆饰。金压脸,指以黄粉敷面。香闺:女子居室。阑干:纵横。
这是一首闺怨词,侧重于描写闺人之寂寞与时光之流逝。上阕写暮春的晚上,“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可见时当春暮,“中庭月”则点明“夜”。这两句,除表现时间外,又兼有布置环境的作用,杨树满院,浓绿暗淡,月到中庭,洒下清冷的光辉。“相忆”两句,转入室内写到人。主人公因相忆而彻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灯,想要做个远梦,与远人相偎相倚,可梦也难成,好一番孤凄。
下阕写情,进一步刻画女子的情态:“翠钿金压脸”,以首饰之缤纷富丽反面衬托美人之孤寂;“寂寞香闺掩”,以香闺之掩闭正面状美人内心之凄苦,深动人心;“人远泪阑干”,正面揭示出孤独与寂寞都是因为“人远”所致;而“燕飞春又残”,再从侧面暗寓主人公的青春正随时光的流逝而流逝。香闺空掩,盛装之下,却难掩寂寞;无语泪流,春已暮,人未还,真不知这种等待还要持续多久。以景结情,感情的表露凄恻感人,更加渲染出无限感伤的意绪。
这首词时而正面描写,时而侧面描写,回环往复,层层深入。全词意脉连贯统一,情景交织互渗,结构首尾呼应,创造出了回环往复的抒情效果,细细读来,意味深长。
总角趋庭得绪馀,诗书元自与生俱。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
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情和颜蹠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
河梁望陇头,分手路悠悠。徂年惊若电,别日欲成秋。
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
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
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武牢锁天关,河桥纽地机。大将奚以安,守此称者稀。
贫士少颜色,贵门多轻肥。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山岳恩既广,草木心皆归。
几日思君环佩声,方冬天宇未澄清。冲寒也到临春阁,处暗如登却月城。
整顿建瓴愁雨作,商量设醴卜花荣。锦囊不用诗排闷,起看朝云亦倦行。
怀人复怀人,怀忧不能写。
沧浪有舟楫,使欲从东下。
春寒雨淋淋,舟楫不可寻。
临流一惆怅,直下万里深。
汉沔当年控上游,孙权曾此困曹刘。三分霸业千张纸,万古斜阳一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