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泚阶下流,云自谷口源。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
道高杳无累,景静得忘言。山夕绿阴满,世移清赏存。
吏役岂遑暇,幽怀复朝昏。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
长往遂真性,暂游恨卑喧。出身既事世,高躅难等论。
猜你喜欢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zhà)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zhāo)恨,离杯惜共传。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63-264.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31.
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乍:骤,突然。翻:反而。年:年时光景。
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传:互相举杯。
这是首惜别诗。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一开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假如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怀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惜,珍惜。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壮夫思感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
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十载蘋洲。正襟怀黯黯,岁月悠悠。望云心欲绝,怀橘愿难酬。
鸿北向、水东流。拼一醉新篘。把此中、无边寥落,尽付眠鸥。
燕台更有前游。记闲园角酒,水榭迎秋。题糕徵韵语,说饼拥香篝。
怜别后、见无由。更莫上高楼。暮山横、斜阳芳草,处处生愁。
欲归常恨迟,将行反愁遽。残年念骨肉,久客多亲故。
伫立望江波,江波正东注。
一双馀隙地,种此青琅玕。夜静疑风雨,萧森万籁寒。
胜国亡无待,将军死即休。乾坤空百战,河岳独千秋。
入伍知兵法,观时料王忧。长蛟除岂尽,细柳备何由。
南八无完指,严颜有断头。臣心犹一木,世事已浮沤。
共命鸾皇奋,全躯狗彘偷。降笺争纳贼,厉鬼不忘仇。
妻氏传蒙古,家山著锦州。本兼捐马革,遑复记狐丘。
荡水岳祠旧,解梁关祀修。招魂有凡例,数典尚旁搜。
风虎标新境,乡人说故侯。须眉存画轴,骨肉谱方陬。
此地知深恋,陪京不远求。高皇有陵寝,先世且田畴。
立庙逢观察,为文表僻幽。河云承大树,睢水荐寒流。
孤冢犹存代,仙踪或遇留。歌诗将侑享,应识往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