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至人随化往,遗路自堪伤。白塔收真骨,青山闭影堂。
钟残含细韵,烟灭有馀香。松上斋乌在,迟迟立夕阳。
猜你喜欢
屋上春鸠(jiū)鸣,村边杏花白。持斧(fǔ)伐远扬,荷锄(chú)觇(chān)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shāng)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参考资料:
1、陶文鹏.王维诗歌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06月第1版:第20页-第22页
2、王友怀.王维诗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第14页-第15页
春鸠:鸟名,即布谷鸟、杜鹃,象鸽子,有斑鸠、山鸠等。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觇:探测、察看。泉脉:地下的泉水。地层中的泉流象人体内血脉一样,故称之泉脉。
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觞: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御:进用,饮、喝的意思。惆怅远行客:即“远行客惆怅”。远行客:出远门的人。
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行过碧溪湾。来望风帆。晴明今日袖馀寒。还是隔年残雪也,半覆青山。
征戍几人还。野哭潸潸。人生行乐傍乡关。准备一株邛竹杖,游戏花间。
知己不易得,相知贵知心。
我行遍四方,公独知我深。
公如千丈松,凛凛有直气。
我如松下草,亦有傲霜意。
公分刺史符,朅来淮上州。
而我倦游者,振衣从公游。
花月醉管弦,江山随杖履。
激水湔穷愁,逢人赏佳句。
政成公入觐,酒尽客语离。
叠鼓催发船,不顾邦人悲。
邦人勿深悲,宣室定前席。
公必念尔民,还陈治安策。
吾君自神圣,事君公不欺。
祝公但加餐,慰此邦人思。
芰荷香里开明镜,杨柳阴中傍画桡。更貌风鬟相对座,新词写就付吹箫。
冷泉亭畔树初明,百道寒光水面生。松月似留人住住,溪声却唤我行行。
吏隐宜春郡,追惟二相贤。节明天宝日,业茂会昌年。
友善曾何累,朋诬亦自煎。不才非不幸,异代若差肩。
钱塘名医夏克和,我曾倒屣邀经过。当时橘井深几许,至今孙子扬馀波。
乌金素服黄丝带,金匮青囊皂油盖。肩舆朝出暮归来,常有乡人候门待。
友竹高人王瑞之,秋来遗我双鱼书。书言女弟膺剧疾,病缠弱女眠将徂。
世芳太守怜弟妇,仓皇共访回生手。感君匕剂起沈痾,五月春阳转枯朽。
白头有妺复有甥,太守兄弟家和平。伊谁大惠忽致此,何以上报琼瑶瑛。
烦君为谢殷勤意,新章早托鳞鸿寄。赠金自古不如言,交义由来迥忘利。
老我方洲笔砚荒,愧无佳句为传扬。惟应子益遗书在,不用当时玉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