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善价千金未可论,燕王新寄小龙孙。逐将白日驰青汉,
衔得流星入画门。步骤最能随手转,性灵多恐会人言。
桃花雪点多虽贵,全假当场一顾恩。
猜你喜欢
明月何皎(jiǎo)皎,照我罗床帏(wéi)。
忧愁不能寐(mèi),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cháng)衣。
明月如此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参考资料:
1、郭茂倩编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14
皎:本义是洁白明亮。此处用引申义,为光照耀的意思。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
寐:入睡。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客:这里指诗人自己。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彷徨:徘徊的意思。告:把话说给别人听。
引领:伸着脖子远望。裳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古石桥平苔径幽,藕花白白竹修修。归来结宇松回指,趺坐谈经石点头。
禅本虚空随物悟,心无仕着与天游。老夫久厌尘埃缚,拟借僧房过一秋。
孝哉子舆,领道泗滨。浩浩之气,常骄大人。为都不乐,好爵难婴。
单居秘论,传耀千春。
懒佩萸囊漫拾梯,袷衣但有影相随。荻洲乍冷鸥先觉,山菊孤芳蝶未知。
日入青波同澹宕,云摇白草各披垂。纷纷雁字吟肩过,却把幽怀写寄谁。
同列诸公总劝予,归时功莫过重湖。
婺源五岭祈门峡,今是危涂是坦涂?
老子侵星起,蜂儿先我忙。
渊才无鼻孔,信口道无香。
骊龙有明珠,奇气久磅礴。一为鲛人采,夜半泣海若。
至宝谅难得,珍藏思远托。如何贱所贵,用之以弹雀,弹雀亦何惜,一去恐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