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除却留耕知己外,其他蹊径不曾鑽。
泉人浪自夸清史,冰氏安能动热官。
一鹤随身来去易,匹雏无力挽摊难。
东风作意开桃杏,且閟清芗待岁寒。
猜你喜欢
赣上贫民最可怜,唯凭令佐予安全。
正人况值为侯牧,抚字催科审后先。
狗监知才子,雌堂惜上宾。
归船载画重,清俸买书贫。
已作扶犁叟,难留拄笏人。
洛英如见问,为说卧漳滨。
故人风谊可态忘,辞禄无嫌故态狂。
仁义一言非小补,此身何必佐岩廊。
逢人勿问我何方,信宿并州即我乡。明日桑间横渡去,两程又见梅衡湘。
雕虫小技尔犹烦,宝剑雄篇我自存。白酒床头初发瓮,苍苔屐齿速临门。
当年绣斧出九天,倏如白云下长川。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
熙台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冰浆尽贮明月秋,风露冥冥接沧海。
海空迢迢行玉麟,霜影荡漾龙蛇惊。石田归来紫芝好,策马更入南山青。
渔阳歌两岐,何如阳春生物物不知。鲁人颂泮水,何如弦歌一千里。
昆也虎渡河,宽也蒲作鞭。何如樵溪九曲落叶静,平铺绿水栽红莲。
紫微殿前列藩辅,华盖苍苍五星聚。夔龙䠥
黄鹂啄紫椹(shèn),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cán)老客未归,白田已缫(sāo)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黄鸥鸟啄食着柴色的桑椹,五月里鸣叫在桑树枝。
走啊走,我已不记得是什么时日,误以为现在还是阳春。
桑蚕已老,游子尚未还归,白田这地方已开始缫丝。
趋马继续前行,抚胸长叹空自悲叹。
参考资料:
1、詹福瑞.李白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6
2、冯宇.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398
3、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55
黄鹂:鸟名,即黄莺。椹:桑树的果实。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紫色。
蚕老:相传蚕足于桑叶,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老。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扪心:手抚胸口,有反省思味之意。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文字通俗易懂,而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又把三者巧妙串连在一起,上承下启,前呼后应,构成一个严谨有序的艺术整体。就在这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中,诗人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所谓“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言下之意是阳春已过,初夏来临,而自己大业未就,虚掷光阴,空度岁月。
正是桑间黄莺的啼鸣惊醒了诗人,时临收获的季节,应当珍惜年华,不能再作无目的漫游了。但是,驱马向前,扪心自问,前途是如此渺茫,令诗人倍感悲凉,尾联收笔联系深层的现实,而表达的情感正是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思想情绪,其中也含有羁旅的愁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