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宵何处月,南浦木兰船。半夜凉风起,荷花如锦鲜。
莫剪茎上叶,水珠有时圆。且留泥下藕,要使根株连。
鸳鸯不并翅,好事琉璃脆。解佩掷真珠,少酬交甫意。
猜你喜欢
耸辔高陵曲,挥袂广川濆。黄尘昏白日,悲风起浮云。
萧条万里别,契阔三秋分。时往从朝露,年来惊夕氲。
徘徊去芳节,依迟从远军。
出郭无多路,心空觉地偏。一从抱病后,不敢向人前。
鸲鹆留残石,素馨忆旧田。止应吾与汝,朗咏了残年。
双飞翼,悔杀到瀛洲。词是易安人道韫,可堪伤逝又工愁。
肠断塞垣秋。
海棠枝上莺啼巧。声声唤起春眠早。红露湿弓鞋。亭亭下玉阶。
千枝开遍处。纤手还重数。蛱蝶绕钗梁。归来两鬓香。
坐观山水地幽清,恬淡冲虚乐性情。迹混光尘宗老氏,术通仙俗似君平。
欣逢真侣论根本,耻向权门叩利名。济世金丹得传授,先生高隐在青城。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人到中年后的一些感受。郑谷当时寓居长安,面临着新春的到来。漠漠秦云(长安旧属秦地),淡淡天色,正是西北春天的典型景象。望见这个景象,诗人自然会想到,又一个春天降临人间。但随即也会浮起这样的念头:跟着时光推移,自己的年岁不断增添,如今是愈来愈品尝到中年的滋味了。
中年,往往是人的一生中哀乐感受最深切的时候。青春已逝,来日几何,瞻前顾后,百感交集。诗中不作过多的描述,只是抓住对花无语、借酒浇愁两个细节,就把那种思绪满怀的复杂心理状态烘托出来了,笔墨经济而又含蓄。
那么,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底下一联为我们略作提示。“故第”,即旧时的住宅。寻找故第,只见苔色满墙,斑驳难认,意味着追怀平生,遗踪恍然。“春田”,指家乡的农田。由连夜雨声,触发起春田的忆念,暗示要弃官归隐,安度余生。上句是回顾,下句是展望,正体现了人到中年时的典型思想活动。作者借故第、春田、苔色、雨声等事物反映出来,形象鲜明而又富于概括力。
然而,往事既不可追,来日也未必可期;现实的处境一时难以摆脱,衰迟的年华更无情地逐日而去。在这样的矛盾交织之中,除了翻出旧诗稿来修改几遍,琢磨一下自己作诗的技巧,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排遣心头的烦恼呢?结末两句表面说的“自喜”,实际是在年事虚长、无所作为情况下的自我安慰。透过外在的平静气氛,分明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强自压抑下的无聊索寞心绪。
郑谷的诗以轻巧流利见称,反映生活面不广,从本篇也可以得到验证。此诗涉及中年的苦闷,虽不无时代政治的投影,而主要仍限于个人的感兴,社会意义不大。但文笔清新,思致宛转,尤善于用简炼明白的语言表达凝蓄深沉的情思,在其作品中亦属上乘。
丝纶池上凤毛稀,漫向朱明启石扉。雾隐瑶台仙掌接,风传珠树紫鸾飞。
青尊萧瑟迎秋气,彩笔凭陵对落晖。莫道周南留滞久,受釐今已忆皇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