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灯欲尽晓鸡啼,残月影中征马嘶。
为语相逢不消喜,相逢终有道分离。
猜你喜欢
听元宵(xiāo),往岁喧(xuān)哗(huá),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jiē)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晚上,民间有挂彩灯,观彩灯的习俗。今岁嗟呀:今年到处都是叹息的声音。闹红尘:尘世热闹。香车宝马:豪华的车马。消乏:消沉,贫乏。
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此曲用“今岁”、“往岁”的对比手法,描写了元宵节冷落的景象。“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正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况和广大人民对反动统治的愤懑情绪。据《尧山堂外纪》载:“弘治、正德时,‘高邮元宵最盛,好事者多携佳灯美酒,即西楼为乐。……后经荒岁苛政,闾阎凋敝,良宵遂索然矣。’”这段话正可做为这首小令的最佳注脚。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yú)。
道路迥(jiōng)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qū)。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yú)。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往昔出仕远行役,直到遥遥东海边。
道路漫长无尽头,途中风浪时阻拦。
谁使我来作远游?似为饥饿所驱遣。
竭尽全力谋一饱,稍有即足用不完。
恐怕此行毁名誉,弃官归隐心悠闲。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远游:指宦游于远地。东海隅:东海附近。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
迥:远。“风波”句:因遇风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
然:如此,这样。为饥所驱:被饥饿所驱使。
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营:谋求。少许:一点点。
非名计:不是求取名誉的良策。息驾:停止车驾,指弃官。
自君之出矣,玉鉴生尘垢。莲子种成荷,曷时可成藕。
相辞去,修日事纷纷。乡思晚征人字雁,壮怀秋猎兽形云。
极目对斜曛。
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晖。日光无落照,树影正中围。
草萎看稍靡,叶燥望疑稀。昼寝惭经笥,暂解入朝衣。
玉辇下离宫,琼楼上半空。方巡五年狩,更辟四门聪。
井邑观秦野,山河念禹功。停銮留睿作,轩槛起南风。
咄咄陈生在,相逢尚黑头。风传中散弄,月照广寒游。
织屦长楗户,担簦不卧楼。醉来双眼白,未慑武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