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辞东海钓鱼矶,五见疏林木叶飞。漳浦去留非嗜蹇,子山词赋本思归。
秋深苑圃黄花在,寒入关山白草菲。忽有锦鳞传尺素,转怜江表故人稀。
猜你喜欢
千里如天远,三年不此来。书从云外至,手把月中开。
昼寝惊叩门,满耳声剥啄。开门见乡人,新来自河洛。
袖中出短书,云是故人作。开缄见故人,反使心肠恶。
栗夫家屡空,致中体如削。元善虽无恙,茕茕形影各。
离索感此时,同游念前约。沈吟久无言,矫首叹寂寞。
去年致中亡,今年栗夫死。洒泪向苍穹,吾道真已矣。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diān)倒红英间绿苔。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参考资料:
1、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9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肖寒.《各代文学名句精华·词曲卷》.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38.
3、朱靖华,饶学刚,王文虎,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7.
4、吕观仁.《东坡词注》.长沙:岳麓书社,2005:167.
初:刚刚。解:能、知道。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酥:酥油。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休辞:不要推托。颠倒:纷乱。红英:落花。
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色;而近看草芽,则仍是黄色的了。这自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唐代,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去了。诗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东坡点化运用韩诗的传神之词句,用进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而又不露痕迹。
下片,劝人尽赏春光。“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这是最大的人生误区。“人生易老天难老”。东坡的言辞中同样也充满了人生哲理。东坡曾说“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何不改为“人生何以易此乐,及时看花春常归。”“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带有醒世之意的恒言。不要等到春离开人间吧。否则,将是“红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子由《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一开头就说得好:“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
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
两处沉吟各自知。
穉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
想见十年後,檐前蔚苍苍。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昔年醉回澜,犹恨身属官。今年邂逅来,身与亭俱閒。
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溪山如故人,喜我复来还。
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韝鹰乍脱臂,但觉天地宽。
山阴忽回船,夜阑情未阑。
江上相逢浑未久,忽对芳尊倾别酒。君向燕台万里□,我留吴会三春后。
当年曾入承明庐,千官委佩侍金舆。此行剩拟《长杨赋》,何用频封光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