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意津津乐趣深,一犁春雨万家金。绕畦菜荚初生甲,出水秧苗渐露针。
藻漾池心鱼拨动,花藏叶底蝶穿寻。就中兴思知多少,尽是东皇发育心。
猜你喜欢
闻说山中好问津,桃花如梦水如尘。乍看幕燕成新垒,谁忆泥牛换早春。
打鼓吹箫今岁社,更衣脱帽旧时人。门前柳色依然绿,陶令年来避葛巾。
凤皇集南岳,徘(pái)徊(huái)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fēn)。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
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
我岂能不常常刻苦学习努力练习,我把和黄雀为伍当作耻辱。
什么时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
参考资料:
1、邵阳市第一中学网.赠从弟·其三
凤皇:即凤凰。
厌:通“餍(yàn)”,满足的意思。紫氛:高空,云霄。
黄雀:比喻俗士或以闲散自适者。
来仪: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
这首诗咏的是“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说文》),生长在南方“丹穴山”中。《大戴礼记》说它是“羽虫”之“长”,所以栖、食也与凡鸟不同:“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诗经·大雅·卷阿》郑玄笺)。这就是此诗开头所说的“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之意。诗人之歌咏凤凰,不仅因为它有此神奇的习性,更瞩意于它那绝世高蹈的怀抱:“于心有不厌(足),奋翅凌紫氛。”——它根本鄙弃“鸟为食亡”之俗,不满足于“竹实”之食,而要奋展巨翼,掠过九霄的紫霞,高远地飞翔!后一句以凤凰凌空“奋翅”的动态形象,表现它绝世超俗的高远之志,运笔劲健,富于阳刚之美。读过庄子《逍遥游》和宋玉《对楚王问》的人都记得,当鹍鹏、凤凰“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际,“学鸠”、鷃鸟之辈曾以其井蛙之见,对它们加以无知的嘲问。宋玉因此有“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语,将这类斗筲之辈一笔骂倒。诗人大约正有感于此,所以接着两句便借凤凰之口,对无知之辈的嘲问,作出了声震云天的回答:“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意谓:正是为了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击风云的斗争生涯的呵!诗人仰望云空、激动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地追问一句:“那么,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凤凰的回答干脆利落:“将须圣明君”。意谓:到了明君临世的时候,我就将万里来归!这四句抒写凤凰之志,诗人将其置于“奋翅凌紫氛”之后,便造出了一种高天传音的雄奇境界。绝世高蹈的凤鸟,正凌空远去,万里云天却还隆隆地回荡着它那高傲的鸣叫,这壮怀是书写在高天白云之上的呵!
村野易过日,闭门心自欣。
一身犹逆旅,万事固浮云。
病厌诗为祟,闲凭酒策勋。
灌园虽旧业,随事不须劝。
百株高柳眼中栽,十亩荒园手自开。白发渐多难断遣,青鞋无恙许追陪。
行田数共邻翁语,看竹时从野寺回。昨日近庄传喜事,水南新筑钓鱼台。
营盘风软净无沙,乳饼羊酥当啜茶。底事燕支山下女,生平马上惯琵琶。
寥廓无尘腊雪晴,距正五日凤凰鸣。
已膺一德明良会,更祝千龄辅太平。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