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落城乌啼,风凄寒露繁。轜车戒明发,祖送城南门。
挽者皆丧歌,增我中郁烦。向来相知人,古道子克敦。
荆玉抱贞洁,楚兰含幽芬。周行慎素履,雅义播清文。
表俗赖耆俊,启迪资多闻。德业之所造,诜诜各高鶱。
如何乘化迁,奄忽在兹晨。渺渺东去波,翩翩南飞云。
铭旌望已遥,涕泪空沾巾。
猜你喜欢
雨晴风定。一任春寒逞。要勒群芳未醒。不废梅花,晚来妆面靓。曲阑斜凭。水槛临清镜。翠竹萧骚相映。付与幽人,巡池看弄影。
秋气集南涧,清风来故人。
遗我一端绮,桃李不成春。
大句干元造,高词媲皇坟。
百衲收寸锦,一字买堪贫。
苦恨邻里间,良觌渺无因。
今日是何朝,始闻扣柴荆。
黄菊有佳色,寒水各依痕。
且共欢此饮,重与细论文。
何以报佳惠,山中有白云。
坤元分气谓无间,南崖北崖才尺寸。
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气谓无颇。
南枝北枝能几何,春早春迟差尔多。
我来幸未全失策,南枝早退不留迹。
北枝晚出犹弄色,惊见北枝问南枝。
寒香羞受时辈知,随清风入孟郊诗。
诗之视梅类高致,孟之视诗浑细事。
至大至刚浩然气,其诗拔我尘埃余。
其气充我情性初,吾自觉吾非故吾。
倦翼卑飞忆故林,弟兄隔阔倍伤心。神州翻作豺狼窟,天堑犹防马箠侵。
何幸鸰原同急难,宁将茅茹论升沉。不须更语刘玄德,始觉元龙用意深。
忆昔走马长安道,与君看花并年少。别来岁月那可留,老至风波已难料。
君衔新诏谒明光,余始驱车入瘴乡。曾记碧鸡挥手处,愿为黄鹄共高翔。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wù),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láo),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xuān),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guō),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zūn)中尽,更起为君谋。
我住的地方在郊野林间暑气轻微,于是公子前来与我交游。
贫寒的居室像农家房舍,僻静地靠近在城南楼。
我的邻居十分淳朴,所缺之物也容易向他们求助。
隔着墙壁呼唤西邻:“请问你家有没有酒?”
邻居从墙头递过一坛浊酒,于是开席,俯身畅饮不休。
清风从左右吹进屋里,客人惊讶不已以为到了初秋。
抱歉的是檐下鸟儿太多争斗不止,院中林叶太密蝉鸣太稠。
这繁杂的吵噪声一定使您苦恼,唉,谁说我的茅屋寂爽清幽?
幸而池中的莲花晚来清丽,希望凭着这点景致足以把您挽留。
唯恐坛中酒尽您还不能尽兴,请允许我起身另为您寻求。
参考资料:
1、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78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1-42
3、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55-56
远林:即远郊的林子。薄:稀少,稀薄,指远林暑气稀薄,可以避暑。过:拜访,探问。
村坞:村庄。村外筑土形成的小土堡叫做“坞”。僻近:靠近。
浊醪:浊酒。
喧:声音杂乱。稠:众多。
此物:指蝉。聒:吵闹。
水花:莲花。淹留:长期逗留。
樽: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写景中的佳作。全诗层次鲜明,结构严谨,更为惊奇的是此诗部分所写只见顿挫而不见沉郁。此诗描写的是农家风光,盛夏作者在农舍邀请李炎畅饮。
“远林”与下文“僻近”相互呼应,说明此处离闹市甚远,幽远深静。并点明李公来游的原因是为了贪凉。此处虽是贫居,但“淳朴”,有“浊醪”,有美景,有乐音,杜甫极力邀请客人留下饮酒,有挽留之意。“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这里写的比较有意思,作者居住此地,知此处有酒,实有“故弄玄虚”之感。下句“”酒从墙头过,展席畅饮美酒,与上句结合,也展现了杜甫少有的浪漫之意。前句很有意思。一来显得是贫居,墙低,故酒可以打墙头递过来;二来也显得邻家的淳朴,为了顾全主人家的面子,不让贵客知道酒是借来的,所以不打从大门而打从墙头偷偷地送过来。杜甫之憎富人,爱穷人,是有他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的。
杜诗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特点,而“”而真正让我们惊得恰恰是“惊”字,秋好像人一样知道了客人的意愿,刮起了习习清风,可谓顿挫到了极致。下两句用对偶句描写了林间鸟儿斗架、蝉鸣,为下句铺垫。“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这两句是说:我不禁“苦恼”的埋怨道这些东西吵闹,谁说我的草庐幽静呢?杜甫此时的苦恼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苦恼”,而是假意的苦恼,这中“苦恼”正是作者得意之处。最后四句是说:因为村野僻远,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来款待客人,只好将此问美好的景色充作留客之物。西家的酒,也许没有了,不能不更想个办法,总之委屈不了你。从这里也显示了杜甫的淳朴、豪爽。
东郭寻幽事,高人适出游。不成相问讯,欲去复淹留。
湖近荷香入,亭空树影浮。更须乘月夜,行遍竹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