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共道春园好,偏宜泛一尊。轻阴低竹坞,落日驻花源。
水动鱼迎棹,人归鹤候门。相看无限意,愁杀近黄昏。
猜你喜欢
出郭不知远,沿林新笋成。柳桥尘乍染,枳径雪初明。
客到山云起,鱼跳春水生。岩扉对轩敞,遥识读书声。
雨余来谷口,春草被山长。
不识涧花落,惟闻潭水香。
听莺迁密树,憎鹊踏新篁。
欲就豁山阁,明灯扫一床。
荒蹊腊雪春尚埋,我初独与徐生来。城高树古禽鸟野,声响格磔寒毰毸。
颓垣败屋巍然在,略可远眺临倾台。高株唯有柳数十,夹路对立初谁栽。
渐诛榛莽辨草树,颇有桃李当墙隈。欣然便拟趁时节,斤锄日夕劳耘培。
新年风色日渐好,晴天仰见雁已回。枯根老脉冻不发,绕之百匝空徘徊。
顽姿野态烦造化,勾芒不肯先喣吹。酒酣几欲轰大鼓,惊起龙蛰驱春雷。
偶然不到才数日,颜色一变由谁催。翠芽红粒迸条出,纤趺嫩萼如剪裁。
卧槎烧蘖亦强发,老朽不避众艳咍。姹然山杏开最早,其馀红白各自媒。
初开盛发与零落,皆有意思牵人怀。众芳勿使一时发,当令一落续一开。
毕春应须酒万斛,与子共醉三千杯。
塔庙奚山麓,乘轺偶共登。
青松如拱揖,栋宇欲骞腾。
夷礼多依佛,居人亦贵僧。
纵观无限意,纪述恨无能。
凉云漠漠雨潇潇,无那秋窗坐寂寥。此夜不堪闻络纬,有人深悔种芭蕉。
关河布被惊寒拥,镫火金闺带泪挑。莫唱吴娘旧词曲,怜他青鬓已曾凋。
栖乌飞绝。绛(jiàng)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diàn)眠清樾(yuè)。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绛河:即天河。簟:竹席。樾:成荫的树木。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
髫龀客江汉,早闻高士名。君居玉沙县,我在渚宫城。
弱小知慕君,不得觌君面。道路播词章,庸俗矜俊彦。
骐骥厌庭户,鸾凤悲草莱。英标出世表,去去黄金台。
风尘绮陌深,烟雾玉堂窅。浩歌香炉峰,巢云寄木杪。
朝辞九华顶,暮宿黄鹤楼。纶巾紫凤褐,欲去仍或留。
朅来重翱翔,五十霜鬓秋。瀛洲列群仙,蓬山撷兰芷。
一登銮坡峻,再陟阿阁崇。牙符杂珂佩,通籍金闺中。
谒帝兴圣宫,回车历城道。矫首凌天风,振衣下瑶岛。
东望华不注,烟霞齐鲁郊。言归理松楸,啸傲依堂坳。
缅想共君游,不得恒聚首。叩首屡投刺,尘鞅阻文酒。
雨濯野山色,晴飞溪柳花。明发遂长往,怜君离思赊。
云汉耀奎文,长庚丽其下。天书行召还,岂是栖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