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负沧洲约,停桡访玉溪。水从阶下响,人到竹间迷。
牖户寒光动,帘栊碧浪低。绿阴侵坐冷,香雾拂云齐。
俗士何由造,幽禽自在啼。墙东盘石径,篱外筑沙堤。
凉月连宵好,秋声入暮凄。会看龙起蛰,还许凤来栖。
书帙从儿读,壶觞待客携。他时重相见,当作浣花题。
猜你喜欢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春天乘船在江面行驶,两岸长满绿草好像与整个堤岸相平。
菜花散发的脉脉清香在春风里一阵阵掠过整个秀州城。
本站。
全诗八句四韵,全是咏赞南湖春来之美,全是抒发作者对南湖爱恋之情;虽然全诗无一美字,但处处是美的形象;全诗无一恋字,而句句是恋的深情。“乱峰围绕”,自成境地,“水平铺”,此中泛航真是“菱花镜上行”。“松排”、“月点”全是动态,“千重翠”、“一颗珠”,对仗极工。“抽”字如见其向上,“展”字似见其伸长,都读之如见“抽”“展”之形,所以这几句诗选词炼句之妙,实臻于绝妙。尤其结尾句真是“舍不得也西湖”,却不得不舍,令人读来,如预见其将一步百回头!这种蕴情的笔法也实在妙绝。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参考资料:
1、顾易生,徐培均,袁震宇主编.《宋词精华》:巴蜀书社,1995年:第57页.
2、藏维熙著.《宋词名篇赏析》: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6—18页.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碧苔:碧绿色的苔草。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双脸:指脸颊。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下片写人。“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
城南遗迹旧,复此搆新楼。山色风馀净,溪声月下幽。
华裾时共接,红粉任迟留。寄语登临者,无诗莫谩游。
受命于天已背时,形模骨相岁寒姿。
馨香事业清风觉,枯淡生涯皓月知。
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
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
王公希代宝。
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
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
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
一生泪尽丹阳道。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积薪寝火汉公卿,烂额焦头城郭臣。
新沔精神开白日,三泉血泪湿初春。
旧闻撇难须男子,谁识先机有妇人。
添入开禧忠义传,似将笄珥易冠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