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出门愁望北风骄,百里园陵亦未遥。馀雪印堤尘不动,诸山迎日雾全消。
松楸夹道如前日,冠佩中天限此宵。想得群仙会朝罢,并瞻云物庆丰饶。
猜你喜欢
马上冲寒出北门,豁然平旷识乾坤。地连周囿民犹小,天作燕山势独尊。
看月未忘黄土寺,披烟仍见白浮村。百官令节长来此,笾豆如流习骏奔。
玉颗珊(shān)珊下月轮,殿(diàn)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zhì)与人。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参考资料:1、(宋)寇宗奭著.《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本草衍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卷之十四。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旧游处。有蕙扇萦花,榴裙浣雨。自片帆人远,芳情向谁诉。
江南何限消魂事,怕读伤春赋。倦东风、燕筑香巢,柳低眉妩。
春色又如许。看金谷裁歌,琼楼试舞。碧草钿车,犹认去时路。
重来泪浥红绡透,揽佩人非故。渺离情、叶落黄鹂对语。
倒挽天河转翠微,玉虬鳞甲满天飞。道人结屋东边住,爱看晴花不掩扉。
大参行赴阙,兴落富春前。六月楼船雨,千山传马烟。
白云留故国,綵服媚南天。知尔宁亲后,屏营金鉴篇。
乾坤交泰重弥纶,当日岩陵道最淳。
大汉中兴得英主,先生高退作闲人。
滩头风月遗千古,台上纶杆寄一身。
今日病夫祠下过,独知疲懦长精神。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