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桑乾水方枯,劣于一衣带。奔腾伏秋交,淼若江河大。
土疏既善崩,沙重复难汰。俯仰百岁中,经涂几茫昧。
庙虑日夕纡,询谋集冠盖。往因横决势,顺导堤防外。
南村治网罟,北垡载锄耒。水土无全功,居人半利害。
安流近三稔,适与时运会。慎初保厥终,庶几神永赉。
猜你喜欢
河伯偶失驭,威灵窃长鲸。掀泥作波浪,所过沟塍平。
方舟或乘屋,木末有聚萍。嗟哉荡析人,扶老提孩婴。
片席挂堤柳,巢居苟支撑。遮道敢前诉,顾畏吏怒瞠。
弃地昔有令,谓无与水争。下愚性不移,自与祸患并。
茫茫九州土,那无尺寸耕。河壖垦污莱,岁恋官租轻。
顿忘为鱼虑,九死幸一生。愿今服驱遣,勿待二麦成。
泉水已出山,宁复论清浊。生为浑河官,遑问泥涂辱。
荒廨八九楹,中宵忽颠覆。妇孺出仓皇,陂田立如鹄。
官作有严程,胡能顾骨肉。平时缓绸缪,临事苦督促。
畚锸敢后期,薪刍奈弗属。弗属苇代之,急以竟此局。
天意未可知,波涛日洄澓。慷慨慕前贤,危堤不转足。
千金未易偿,一死犹可赎。功名蜗角微,宁忍付蛮触。
永定河边一行柳,皮枯缘受风霜久。岸南岸北来往渡,微官何事劳趋走。
嗟君此别意何如,与君论心握君手。听唱新翻杨柳枝,珍重分歧一杯酒。
共向东林觅远师,柳塘春色日迟迟。帆过野浦人将别,路到玄亭客自奇。
茗宴已终谈未了,萍踪重会事难期。可能送子无新句,为语舟樯且勿移。
由东而南,笑人应接不暇,其秀气之所钟欤
屋上青山。青未了、凌虚试一凭阑。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对林峦。底须谢屐,何用跻攀。
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凤池仙客天机精,笔端点染真天成。想当适意自盘礴,呼吸造化含元英。
欣然写此得佳趣,云水微茫带烟树。左拿右攫森相樛,恍若蛟龙飞不去。
悬崖峭壁不可攀,岧峣直入霄汉间。幽亭卜筑在深处,尘氛不到清昼閒。
是谁潇散事游赏,短棹轻舟自来往。晚风不动碧波平,潋滟寒光映兰桨。
斯人伟矣真罕俦,飘飘俨若坡仙流。披图一览发清兴,彷佛万里江南秋。
玉纤屈损春葱(cōng),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雪白的双手常常弯着,累苦了十指纤纤。两道眉毛淡若远山,低低地压迫眉间。心中早已有说不完的愁烦,猛然听得门外传来卖花的叫唤,顿时停住了绣针,忘了把线穿。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玉纤:女子的手。春葱:喻女子手指。远山:妇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远山而名。绒:指绣线。
《全唐诗》有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存诗仅此一首,却因末句巧妙的构思留名诗坛。本曲也多少受到了这首小诗的影响。
“玉纤”与“春葱”、“远山”与“眉峰”本属于同一类概念,诗人将它们分拆开来,间以“屈损”、“压损”的词语,“损”是无复旧貌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便带上了一种昔今对照的意味,较之直言“屈损春葱”、“压损眉峰”,更觉婉曲深沉;而“玉纤”、“远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针姑的年轻柔美。针姑是对针线女子的称呼,因其飞针走线,所以作者先从其“春葱”寓目入手。所以起首两句,展示了一名年轻女子一边擢弄着纤纤素手做针线活,一边愁眉紧蹙、似有无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启下。“闲愁万种”是对“屈损”、“压损”的小结,“早是”则为领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闲愁”究竟是为了什么作者没有讲,也不易讲,因为平平地叙述解释,难以与上文楚楚动人的愁态匹配平衡。妙在诗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镜头,让这位针线女子停住了手,“绣针儿不待穿绒”。绒即“茸”,是刺绣专用的丝线,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听到了门外的卖花声,这无疑是春天来临的信号。诗人在句前加上了一个“忽”字,显示了董针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识到春天,不禁停止绣作,于是这其间的感春、伤春、怀春、惜春,自怜青春,自念人生,这种种的意境便俱在读者意中了。这较之朱绛的“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中”显然更为含蓄、隽永,有青出于蓝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