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年年废圃我葵放,浅紫深红艳若何。一丈高枝花百朵,被人嫌处只缘多。
猜你喜欢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nóng)。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昨夜霜风,
参考资料:
1、谭新红.苏轼词全集.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1:306-307
2、刘石等.宋词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1:268-269
此词上片写景抒情,将秋风拟人与人对话,写词人面对萧瑟秋景,衰容剧增。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历史悠久的传统主题,“霜风”就渲染出秋日的萧瑟氛围,奠定了全词悲凉哀怨的基调;尽管词人不愿意让人看出内心的痛苦,但“衰容”遮掩不住其因政治上的挫折而带来的郁结。接着以问句的形式写出词人有冤无处诉的忧郁愤激,“醉、病、慵”高度概括出了词人生活的无聊和苦闷,显示出对社会和人事的完全绝望。
下片叙事议论,写词人早上醒来,来得庭院,感叹时光易逝,来日无多,而当时处境,只能让他将世间万桩事付与千钟美酒,任凭酒花雪白,眼花缭乱,烛花火红。光阴似箭,强烈地表现出词作的感伤之情;酒醉、眼乱、烛红,充分写出了词人狂放不羁的醉态。
此词上下片采用对称结构,但时序上却有“昨夜”与“今朝”的先后承递关系。词中描述了两幅衰容,一是霜风昨夜入梧桐、今朝来庭下的萧瑟冷落;一是词人病后意慵懒、酒后眼花乱的潦倒颓放。
全词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为一体,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它硬语盘空,借秋日病愈,抒发了官场坎坷、世路沧桑的感叹,流露出风烛残年的悲伤。
作者一生多舛,几遭贬谪。这时,曾经骄傲的才子,回望一生漂泊,秋风中过往的淡然、坚定、洒脱似一一看穿。这时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伤得真切。全词悲切中又有作者一如既往的旷达,也表达了作者对坎坷一生的无谓态度,在伤感中放任心性的情感,哀而不伤.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广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惯作山林客,聊游戏剧场。
栗花收作烛,柏子采为香。
且放高情适,都无俗事妨。
人间正扰扰,只得叩空王。
新阳回建子,初度叶惟庚。卜筑逃虚意,登楼信美情。
无吟非雪曲,有笔梦花生。何必贤良策,平津独晚成。
疏阴花不动,片景松梢度。夏日旧来长,佳游何易暮。
大圆垂象晓群黎,犹送昨宵畏满诗。要看天行嫌位亢,若言人事恶功亏。
升于正处元为利,坎到盈中乃识时。疑我冰轮公赐厚,敢申馀义副襟期。
游丝困无力,欲起重悠飏。芳草落花满,相思春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