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飞扬三策射蓬莱,龙剑翩翩度越台。蜀国盛传中散赋,河汾谁似仲淹才。
旌旗太液春风绕,鼓吹平康夜月来。到日彩毫干气象,泥金先向洛阳裁。
猜你喜欢
松下茅(máo)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参考资料:
1、戴文进著.《戴叔伦诗文集笺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第276页
2、汪娟主编.《唐诗三百首》: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2:第159页
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云树:高大的树木.苍苍:深青色,幽暗。
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典型的旅游诗,作于诗人宦游途中,写行旅中偶遇之景色。诗中热情赞颂了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并巧妙抒写了思乡之情。
一二句,描画“行人”傍晚小憩于茅亭的所见,也是对稚JII山水的点染。作为一个赶路的宦游人,在“五月”仲夏的暑热中整日跋涉,直到傍晚才突然发现一个“松下茅亭”,岂不喜出望外;憩息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上句从小处下笔,工笔描画;下句从大处着眼,泼墨涂染。前后相映,构成一幅意境淡远的松亭晚眺图,含蕴着稚川山水给予异乡“行人”的快感和美感。
三四两句,抒发“行人”于松亭晚眺之中突然唤起的一种油然而生的乡情,实际也在表达对于稚川山水的盛赞。“行人无限秋风思”,是稚川山水给予“行人”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发。“行人”二字,在此点出,补明上两句均是“行人”眼中之所见;“秋风思”代指乡愁归思,唤起诗人对故乡一切熟悉亲爱的事物的深切忆念。
此诗的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文章太守,今作湖山主。冰雪照人清,赋仙家、出尘风度。流芳积庆,故自有渊源,家将相,世侯王,勋德藏盟府。政修人治,千里歌来暮。有脚是阳春,鼓和风、遍充寰宇。芝泥封诏,肯为郡人留,苍玉佩,紫金貂,稳上星辰去。
流水去绝国,浮云辞故关。水或恋前浦,云犹归旧山。
恨君流沙去,弃妾渔阳间。玉箸夜垂流,双双落朱颜。
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
窥镜不自识,况乃狂夫还。
川郭颠强甚,平生挟术游。
老犹携侍女,贫不诌公俟。
用药多投病,酬钱或掉头。
金陵官酒贵,应典旧貂裘。
山回新绮阁,竹掩旧朱门。
铁骑千群下九江,将军才气古无双。
誓倾淮海鲸鲵窟,痛洗东南礼义邦。
关羽不防吴寇入,费幰终惑魏人降。
腐儒忧国思家泪,独向西风洒石缸。
朱门不锁走朱轮,东省仙材书锦人。
石上云轻林屋晓,花头露重洛阳春。
谢公棋战乌巾静,裴令吟高绿野新。
他日南园真可乞,满池烟水正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