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鶺鴒中峰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猜你喜欢
兹亭迹素浅,胜事并随公。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
浮烟披夕景,高鹤下秋空。冥寂四山久,宁期此会同。
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
鹡鸰中峰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
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晋代胡僧理,开山第一人。欲寻岩下迹,猿鸟送馀春。
幽居正想餐(cān)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hè)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yàn)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xián)半月。
隐居在山野想着那些餐霞的人,夜晚越来越长,冷月下露珠儿正在下滴。
这地方千年来只有孤独的老鹤啼叫过三两声,一棵松柏从岩石上飞斜下来。
大雁的声音渐响渐远人声也随着消失,是哪家的纺织机织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样的绸缎。
我这山野之人一醉醒来之时,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0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幽居:隐居。
绝:停止,罢了,稀少。素:白色。机:纺织机。
野客: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衔:用嘴含,用嘴叼。
本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所写的七言诗。在诗中运用了“幽居”、“月寒”、“珠露”等词渲染了居住地点的气氛。用“千年独鹤两三声”、“去雁声遥人语绝”等句子说明孤寂和幽静。而“谁家素机织新雪”是妙笔,写景状物意境深远。
僮拥莆穰不作声,起来城上已残更。
郑衾还却披衣出,此际如何睡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