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绿满瓢。
一醉不知三日事,任他童稚作渔樵。
猜你喜欢
连日醉头扶不起,记曾有说酒能医。知伤肺气终为患,不典春衣亦是痴。
小阁留僧看斗茗,矮床对雨教弹棋。馀年有甚唐人癖,稍得闲情便赋诗。
春来中酒朝朝病,拥被高眠懒出门。草绿渐迷湖上路,花开未到郭西村。
湘娥有瑟催归雁,楚客无书托故园。惆怅东风醒亦醉,梦中常是赋招魂。
中酒事俱妨,偷眠就黑房。
静嫌鹦鹉闹,渴忆荔枝香。
病与慵相续,心和梦尚狂。
从今改题品,不号醉为乡。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兰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本站。
白发卧沧洲,翻然忆旧游。醉寻陶令酒,吟倚谢公楼。
砧杵千门夕,梨棠一县秋。去逢高慢士,应是久淹留。
一回吃水一回噎,百鍊精金要人别。门前谁解倒刹竿,瓮里何曾失却鳖。
我在芙蓉山下家,四年秋色隔天涯。如今渐觉乡山近,已见芙蓉吐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