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户交如绮,纱窗薄似烟。乐吹天上曲,人是月中仙。
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
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猜你喜欢
楚塞金陵静,巴山玉垒空。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霜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九重青锁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蔽芾(fèi)甘棠(táng),勿翦(jiǎn)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qì)。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shuì)。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砍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毁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折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参考资料:
1、方玉润.《诗经原始》:清同治十年刻本,清同治十年:23
蔽芾: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芾:盛貌;蔽:谓可蔽风日也。翦:同“剪”,伐,砍伐。召伯:即召公,姬姓,封于燕。茇: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败:伐,毁坏。
憩:休息。
拜:拔也,一说屈、折。说:通“税”,休憩,止息。
《甘棠》一诗的主旨,自古至今,惟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认为是讽刺召伯之作,其他几乎众口一辞,均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如《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得比较明确:“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中的资料也都足以证明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流播广远。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他诗练字一层深一层,此诗一层轻一层,然以轻愈见其珍重耳。”顾广誉《学诗详说》说:“丕言爱其人,而言爱其所茇之树,则其感戴者益深;不言当时之爱,而言事后之爱,则怀其思者尤远。”陈震《读诗识小录》说:“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对此诗的技巧、语言都有精辟的论述,读者可以善加体味。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所以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许为“千古去思之祖”。
太白骑鲸去,空留采石祠。当轩千里水,绕屋万松枝。
山月长清夜,江云无尽时。谁将一尊酒,把臂共论诗。
湛湛秋潭静,沉沉夜壁光。
歛之不盈握,舒则可包荒。
今古事无尽,乾坤梦正长。
炉香清昼水,物我两俱忘。
幽居无一事,隙地自畦蔬。
秋雨忽甲坼,青青千万余。
江乡盛菘芥,烹咀亦甘腴。
岂惟供晨餐,庶用备冬葅。
桓桓左将军,英气横八区。
邂逅无事时,弛弓曾把锄。
矧我放逐者,终年守敝庐。
谅非勤四体,寓意以为娱。
金缕新妆,过帖鸡时节,酥酪堆盘。愁人合遇此日,旧腊刚残。
天公著意,厌萧条、游戏千般。依约借,并刀剪水,和花飘到栏干。
边地没些梅柳,尽无情山色,飞去漫漫。先生向来闭户,回避征鞍。
将裘换酒,踏琼瑶、领略春寒。知只有,同心凤侣,高楼自捲帘看。
我爱晚风清,漪漪动庭竹。惨澹暮云多,萧森分野绿。
閒窗暝色佳,静赏欢易足。人生遽如许,万事徒碌碌。
有尽壮士金,馀缪匹夫玉。轩车韫斧钺,粱肉隐耻辱。
袅袅五株柳,采采三径菊。宁尽生前欢,毋贻死后哭。
高歌晚风前,洗盏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