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
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
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
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
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
猜你喜欢
夹道繁阴千步强,支筇聊当踏春阳。野花不识兴亡事,故故撩人为送香。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春楼梦,絮语听都讹。扶醒香魂呼燕子,软调酸语教鹦歌。
私祝顺风多。
云压天边树,瑶英欲下时。风威寒更急,潮信冻来迟。
酒市增高价,渔舟误晚炊。灞桥诗思好,先借蹇驴骑。
吾皇嗣历服,神武古绝伦。拔剑下大荒,裔夷率来臣。
大食献宝刀,大宛献麒麟。单于独犯顺,戎衣不及晨。
军声动地起,旦日至西秦。分金赐五侯,卫霍不爱身。
万国拜稽首,三祝何谆谆。但令修文德,王度永无愆。
疏(shū)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shē)华。
闲庭曲槛(jiàn)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jiàng)河槎(chá)。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春妆”句:为红梅花设喻。春妆,亦即红妆之意。
余雪,喻白梅。落霞,喻红梅。闲庭,幽静的庭院。
泛,飘浮,乘舟。绛河,传说中仙界之水。槎,木筏。
瑶台:仙境。瑶台种,就是说它是“阆苑仙葩”。
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红”、“梅”、“花”三字做韵。专命折得红梅的贾宝玉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诗。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习,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薛宝琴是“四大家族”里的闺秀,豪门千金的“奢华”气息比其他人都要浓些。小说中专为她的“绝色”有过一段抱红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诗犹如是在作自画像。
中夜正无寐,何处舻声来。河声不堪强聒,更听雁声哀。月色依依偏照,霜气萧萧渐紧,何似解离怀。明发吾无策,惟有快衔杯。过重阳,都未见,菊花开。遥知数丛篱下,破蕊映书斋。三十六陂烟水,二十四桥风月,天遣几时回。传语闲鸥鹭,相望莫惊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