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庾郎真好事,溪阁斩新开。
水石精神出,江山气色来。
疏烟分鹭立,远霭见帆回。
公退资清兴,闲吟倚槛裁。
猜你喜欢
不资冬日秀,为作暑天寒。先植诚非凤,来翔定是鸾。
方瞳玄鬓粉闱郎,绛阙斋心奉紫皇。
徵士高怀云在岭,骚人秋思水周堂。
闲园露草开三迳,灵宇华灯烛九光。
知有美田堪种玉,几时春渚逐归艎。
东门何煌煌,骊驹络金羁。
朱颜照秋鞠,炯炯青云姿。
往登芸香阁,编书给隃麋。
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
风林舞危叶,霜畦杀青蕡。
车马如上州,朝天逐高云。
行迈岂不劳,欲书竹帛勋。
岁晏重感慨,我独念离群。
齐纨越罗霜雪辉,吴刀并剪为君裁。鸣珰垂佩行相催,且步云馆升月台。
珠缨列座琼筵开,秦筝慷慨赵瑟哀,含凄敛叹君莫猜。
百里非无地,东篱不借人。因君九日爱,倾此一杯春。
菊谢人间世,官閒酒处身。想无厌花意,投辖暮江滨。
郑子林居好,遥希靖节贤。看山秋色里,把酒菊花前。
人境殊多事,吾庐自一天。能知此中意,何处不悠然。
鸱(chī)鴸(zhū)见(xiàn)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鸱鴸出现在城里,国内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国怀王时,此鸟必定常飞至。
青丘之山有奇鸟,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来就为迷者生,不必晓喻贤君子。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鸱鴸:鸟名。见:出现。
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治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诗在引用《山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在命义上,与诗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