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身在山中不见山,山前行客未能閒。
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间。
猜你喜欢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寂寞的词人,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将寂寞之情绪却写得趣味悠然,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人没有诗朋酒侣,极感无聊。黄鹂而可与语,真奇想也。这一是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闲愁之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其实并未放尽。词情宛转,妙在含蓄。
由于春愁难排,更由于无人与语,词人遂移舟访友,很自然地过渡到下阕。“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词人已离开室内,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境界极美。在那飘着絮影、沁着苹香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春意。着意寻春春不见,原来春天却在这里。词人一腔喜悦溢于言外。至此,那无尽春愁,才真正被放了出去。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结笔写出访矣氏花园。“移舟去”,写得闲婉。词人只抓住园中一个景物——硕果轩旁的大梨树一株;只写一桩雅事——树下题诗。正当他和园主人酝酿构思,可是诗句未成,突然下起雨来。
尧殿融春天宴开,山呼才了乐声催。
侍臣宣劝君恩重,宰相亲王对举杯。
雪后溶溶嫩水通,满枝烟雨暗春风。
试看照影横斜处,浑似靓妆清镜中。
行李过门复小留,剧谭同此小窗幽。
三杯酒力客愁破,一夜雨声春事休。
旧燕寻巢元未毁,新莺出谷自相求。
槐牙准拟供汤饼,初夏重来定到不。
客里凄凉欲暮愁,忽逢佳节倍离忧。西风白发惭乌帽,旅舍新寒忆敝裘。
千里故人同落叶,十年归梦隔沧洲。别来记得家林赏,黄菊花时醉不休。
阴阳无意本由人,祸福皆缘幻与真。悟即离伦兼度世,迷须倾国更亡身。
智愚莫晓气随数,老少合惊秋复春。有物混成如了得,却教真幻两通神。
宦海茫茫浩烟雾,破浪乘风不能渡。片帆高挂大江秋,指点家山畅归路。
江上閒云任捲舒,江上浮鸥自来去。门前松菊未荒芜,陇上桑麻足租赋。
较雨占晴学老农,农家伏腊相劳苦。一尊酒对鸳湖滨,烟雨楼中阅朝暮。
岁月閒消天地宽,精神老受烟霞铸。回首名场一笑看,富贵真同草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