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纷纷随朔吹,及物任洪纤。足以称为瑞,疏哉比撒盐。
朝飞收羽翼,夜象晦钩钤。农望先知喜,童心岂易厌。
对疑银界色,啖胜露华甜。寸隙期皆遍,微埃迥不兼。
豪筵宾酒壮,远塞虏兵歼。长坂愁羁旅,空山困隐潜。
尘怀经岁挠,清兴此时添。已变琼铺砌,还惊絮扑帘。
扁舟谁念戴,采笔自追淹。野思生犹浅,诗情雅若爓。
凝眸万顷白,引袖六花尖。和寡思琴操,赀高忆酒帘。
江潮云盖水,楼阁玉妆檐。折竹惊寒雀,衰葭拥暮鹣。
冷官饶寂寞,僻邑养安恬。坐患凶年久,行忧疠气渐。
探深评尺咫,均庆及闾阎。仰恃贤侯德,无劳太史占。
猜你喜欢
半岭松风破睡时,起看山月倚筇枝;纵横满地髯龙影,尽是当年手自移。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dǐng)唯煎药,朝髭(zī)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近年来一日比一日憔悴,环顾身边亲人多有亡故而日渐萧条,令人黯然神伤。
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
深夜鼎中弥漫着药香,早晨醒来发现髭须斑白。
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谁能替我去求问佛祖?
参考资料:
1、董希平编著.李煜: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03:第131页
2、柯宝成,操戈,胡成佳注评.南唐李后主词诗全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12:第134页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侵:侵害。咽愁肠:使愁肠哽咽。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髭嘴边的胡子。
前缘:佛教以世间诸物皆因缘和合而成,故善缘结善果。恶缘生恶果。又以生死本是轮回相报,故人今生之善,皆因前生善缘之成,而今生之恶,则为前生恶缘之果。空王:佛家语,佛之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
首联“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两句便给全诗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萧条”二字交代了诗人此时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侍从簇拥、嫔娥相伴的富贵繁华。他是旧目的南唐君主,今日的宋人囚徒,生活不唯冷清,对比过去,尤觉萧条。诗写在入宋之后,这样的一种厌倦情绪也就有了理解的线索。诗以“憔悴”领起,对以“萧条”,前者重在写人,后者刻画环境。二者相互映对,写出人因萧条而憔悴,也因憔悴而更觉萧条。意思还不止于此一层。“年来甚”与“益自伤”相对,这是说,人是一年一年的老去,憔悴本来就一年更甚于一年,偏又处在这周遭萧条的环境中,于是便生出无尽的感伤而加快了人憔悴的速度。
中间两联刻画诗人的生活状态。颔联“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紧承首联而发,写憔悴的“病骨”受“风威”所“侵”,伤感的“愁肠”为“雨气”所“咽”。使病体与愁怀紧密关合,以见病因愁起,愁使病笃之意。这一联尤为传神,把病中的敏感形象地写了出来,正因为有病骨,正因为有愁肠,才感受到秋风格外寒,秋雨格外冷。颈联“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句,悲叹宝鼎已无他用,“唯煎药”而已,自己也垂垂老矣,已是“朝髭半染霜”了,更是哀戚尤深。
尾联“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语气悲愤。“前缘”“空王”之说,更涉佛事,益见消沉。愁病交加,无所排遣,便只好求助于佛,而幻想从了解“前缘”中得到解脱,从询问“空王”中得到指点。可是“前缘竟何似”,仍不得而知。“谁与问空王”,亦不得其门而入。诗至此煞笔,流露出无限的惆帐与忧思。其中深沉的内容,耐人寻味。
诗中以“威”写风,以“气”写雨,将政治处境中所有的威逼与压迫都转为自然现象的感受,就文学手法而言是拟人。而在诗人,怕也有不能直言而曲折抒写的现实考虑。全诗把体病、心病、人情、秋景、家事、国事等融合在一体,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
霜飙何凄冽,岁晏同漂泊。男儿志四方,宁久怨落魄。
怀忠思报国,结义重然诺。死生贫贱间,交情今寂寞。
差观世态浇,未遇所立卓。英衮卧东山,南极仰衡霍。
复期宇县清,重使混沌凿。会见官仪修,再卜东邑洛。
否运行当倾,宇宙见开拓。他年功名逼,岂但持禁橐。
堂堂苍须眉,形貌画麟阁。如何决此行,径欲就丘壑。
五十非无闻,斯文犹木铎。愿保千金躯,百鸟见一鹗。
共指双星出殿迟,并肩私语有谁知?君王未出长安日,肯信人间有别离?
归仗日月余,细割湖山胜。未论帝释园,人间许谁并。
冯唐垂老郎潜后,李白风流罢直余。
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唱古荼コ,新荷叶,谁向重帘深处。东风三十六,向园林都过,余寒犹妒。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见此时情否。天上知音杳,怪参差律吕,世间多误。记画扇题诗,单衣试酒,梦归泥絮。
嗟春如逆旅。送无路、远涉前无渡。回首住、凌波亭馆,待月楼台,满身花气凝香雾。度入南薰去。留燕伴、不教迟暮。但一点、芳心苦。生怕摇落,分付荷房收贮。晚妆又随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