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仲春西湖舟中作

春阴将近一百六,絮擘晴云新雨足。
烟边芳草碧如茵,篱畔海棠红映肉。
相携逗晓出城西,城西风景如杜曲。
两岸云光罨画浓,一湖春水蒲萄绿。
坐中豪俊杂吴蜀,磊落群书纷拄腹。
掀髯一笑浪波间,淋漓衣袂寻棋局。
他年想像此风流,应作生绡图一幅。
猜你喜欢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fěi)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chāng)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hōng)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shù)予子憎。
公鸡喔喔已叫啦,上朝官员已到啦。这又不是公鸡叫,是那苍蝇嗡嗡闹。
东方曚曚已亮啦,官员已满朝堂啦。这又不是东方亮,是那明月有光芒。
虫子飞来响嗡嗡,乐意与你温好梦。上朝官员快散啦,你我岂不让人恨!
参考资料:
1、蒋立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87-188
朝:朝堂。一说早集。匪:同非。
昌:盛也。意味人多。
薨薨:飞虫的振翅声。甘:愿。会:会朝,上朝。且:将。无庶:同庶无。庶,幸,希望。予子憎:恨我、你,代词宾语前置。
自汉迄今,对《鸡鸣》的阐释大致经历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诗人介入式”的解读方式,以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最为典型,其句读为:“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孔颖达认为,《鸡鸣》首次两章上两句为夫人之言,下两句是诗人对夫人话语的评判。卒章皆为夫人之辞。在诗中,始终是夫人在说话,男子没有言语,诗人介入其中,起解说作用。第二种是“半联句体”解读方式,以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为代表,其句读为:“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方玉润认为,首次两章上两句为夫人言,下两句是丈夫言,末章全是夫人言。第三种是“问答联句体”,以程俊英为代表,在《诗经注析》中提出,其句读为:“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程俊英等认为,首次两章上两句为夫人言,下两句是丈夫言,末章上两句是丈夫言,而下两句是夫人言。
此诗的主题,《毛诗序》以为是“思贤妃”,说:“(齐)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是直接赞美贤妃。而宋严粲《诗缉》以为是“刺荒淫”,清崔述《读风偶识》以为是“美勤政”,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是“贤妇警夫早朝”。也许此诗只是表现一对贵族夫妇私生活的情趣。全诗以夫妇间对话展开,构思新颖,在《诗经》中是别开生面的。姚际恒说:“愚谓此诗妙处须于句外求之。”(《诗经通论》)本来这对夫妇的对话是非常质朴显露的,谈不上有什么诗味妙语,只因为有的类似傻话、疯话,叫人会心发笑,包含着“无理见趣”之妙。古制,国君鸡鸣即起视朝,卿大夫则提前入朝侍君,《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即是。此诗开头写妻子提醒丈夫“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丈夫回答“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想来鸡啼、苍蝇飞鸣古今不会大变,如非听觉失灵,不至二者不分。从下面二、三章妻子所云“东方明矣”“会且归矣”,可知当是鸡鸣无疑。而丈夫把“鸡鸣”说成“苍蝇之声”,是违背生活常识的,当然“无理”。但如果换一角度理解,看作是丈夫梦中被妻子唤醒,听见妻子以“鸡鸣”相催促,便故意逗弄妻子说:不是鸡叫,是苍蝇声音,表现了他们夫妇间的生活情趣,也是别有滋味。“反常”而合乎夫妇情感生活之“道”,这正是姚氏所指出的妙在句外。下两章时间由鸡鸣至天亮,官员由已上朝至快散朝,丈夫愈拖延愈懒起,故意把天明说成“月光”,贪恋衾枕,缠绵难舍,竟还想与妻子同入梦乡,而妻子则愈催愈紧,最后一句“无庶予子憎”已微有嗔意。表现夫妇私生活,可谓“真情实境,写来活现”(姚际恒《诗经通论》)。
此诗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言,句式错综,接近散文化。押韵亦有其特点,头两章四句皆用韵,而首句与次句韵脚同在第三字,而末尾是语助词“矣”,也算韵,王力先生称这为“富韵”。另外第一、二章首句与第三句韵脚同字。第三章则是第一、二、四句押韵,也可见此诗用韵富有变化。
月照山门秋意倦。记当时、上清残宴。瑶章乍到,传观未遍,惹伊人赞叹。
红泪洒乌丝,瘦几回、东阳词翰。芬芳弟子,言司女夫,多应是,断肠换。
词绝妙,人不见。闲房许多幽怨。离堆二水,乌尤万壑,任炉烟分罥。
消息恼阑干,且试下、重帘三面。愁来断得,宿怨未去,还能放远。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pí)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hàn),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
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本站。
发机: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譀:吼叫;叫喊。
锦标: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
《竞渡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颔联采用“鼙鼓、兽头”渲染龙舟待赛的竞渡氛围,画龙点睛,以点带面;颈联采用“冲波、鸟退”衬托龙舟比赛的竞渡速度,视野开阔,以景衬人。
诗中表面描绘龙舟竞渡的场面,实则讽刺阿谀奉承的小人。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地灵蒸水暖,天气待宸游。岳拱莲花秀,峰高玉蕊秋。
朝元雕翠阁,乞巧绣琼楼。碧海供骊岭,黄金络马头。
五王更入帐,七贵迭封侯。夕雨鸣鸳瓦,朝阳晔柘裘。
伊皋争负鼎,舜禹让垂旒。堕珥闲应拾,遗钗醉不收。
飞烟笼剑戟,残月照旌斿。履朔求衣早,临阳解佩羞。
宫词裁锦段,御笔落银钩。帝里新丰县,长安旧雍州。
雪衣传贝叶,蝉鬓插山榴。对景瞻瑶兔,升天驾彩虬。
丹书陈北虏,玄甲擐犀牛。圣诰多屯否,生灵少怨尤。
穹旻当有辅,帷幄岂无筹。凤态伤红艳,鸾舆缓紫骝。
树名端正在,人欲梦魂休。谶语山旁鬼,尘销陇畔丘。
重来芳草恨,往事落花愁。五十年鸿业,东凭渭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