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人亦畏絺綌,况乃服冠袍。
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猜你喜欢
太白峡里偏髯翁,灵踪难觅栖真处。高坛黄石为故人,古岳青松是年岁。
绿鬓能经沧海枯,红颜常使青春驻。我亦餐霞牧羊者,何时挈向云途去。
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讴歌移火德,图谶在金天。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祯符龙马出,宝箓凤凰传。地即交风雨,都仍卜涧瀍.明堂唯御极,清庙乃尊先。不宰神功运,无为大象悬。八荒平物土,四海接人烟。已属群生泰,犹言至道偏。玺书傍问俗,旌节近推贤。秩比司空位,官临御史员。雄词执刀笔,直谏罢楼船。国有大臣器,朝加小会筵。将行备礼乐,送别仰神仙。城阙周京转,关河陕服连。稍观汾水曲,俄指绛台前。姑射聊长望,平阳遂宛然。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昔出诸侯上,无何霸业全。中军归战敌,外府绝兵权。隐隐帝乡远,瞻瞻肃命虔。西河偃风俗,东壁挂星躔。井邑枌榆社,陵园松柏田。荣光晴掩代,佳气晓侵燕。雨霈鸿私涤,风行睿旨宣。茕嫠访疾苦,屠钓采贞坚。人乐逢刑措,时康洽赏延。赐逾秦氏级,恩倍汉家钱。拥传咸翘首,称觞竞比肩。拜迎弥道路,舞咏溢郊鄽。杀气西衡白,穷阴北暝玄。飞霜遥渡海,残月迥临边。缅邈朝廷问,周流朔塞旋。兴来探马策,俊发抱龙泉。学总八千卷,文倾三百篇。澄清得使者,作颂有人焉。莫以崇班阂,而云胜托捐。伟材何磊落,陋质几翩翾.江海宁为让,巴渝转自牵。一闻歌圣道,助曲荷陶甄。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
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
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
一赋骊驹共黯然,春明回首夕阳悬。绨袍邂逅三千里,绛帐分携二十年。
祇见中朝传凤德,谁从幽谷辨龙泉。苍生万室瞻依久,阙下行看太傅旋。
盘江春水绿如苔,欲渡先擎辟瘴杯。花界已无渔父到,名场惟有宦人来。
蛟龙日射寒湫隐,燕雀风融綵帜开。我亦下车歌鼓枻,野航曾是济川才。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dǎo)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chuāng)轻幔(màn)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寂静的秋夜,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凝望北方只有静静的垂帘,不经不觉月已西沉、长夜过半,却无睡意。
透过窗纱,清幽的露水早已湿漉了天井边的台阶。
问世间,有哪一对恩爱夫妻能承受这年复一年的分隔远离呢?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促织:蟋蟀。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九重:泛指多层。这里指遥远。
窓:同“窗”。
南北朝诗人谢朓以山水诗著称,而《秋夜》却是一首闺怨诗,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古人生活落后,却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留下诸多留守妇人愁漫空房,思满织机的悲壮诗篇。
诗中首写就用了“促织”、“捣衣”两种常代表秋寒将至、巧妇勤织、远寄征人的意象,寓情于象,托物起兴,引发长期分居的年青妇女对远方亲人孤苦情思。三四句怀着缠绵思愁,深深情愫,直诉衷情:思君忆君远无期,唯有梦中才能一见,梦醒情尤伤,太伤神,太伤情,无心睡眠,只有“夜夜空伫立”。
诗中虽只写“南邻”、“北窓”、“西户”三个方位名词,却有隐却了“东落”之意,让人体会到独守空房,苦对四壁,孤寂迫人之感。依窗凝望北方,那轻轻的垂帘却阻隔着远在万里的亲人,百般煎熬唯有无穷思忆。
诗中“西户月光入”用景物来喻示时间。“入”字用得细致入微,写出圆月西沉,长夜过半的幽静时刻,而思妇心系夫君,幽怨难眠那种寂寞难奈的心境。
在这“百草凝霜,玉阶露湿”的时节,久伫窗前。突然手触到湿冷的罗衣。啊!是露水侵润进来了。抬头往外一看,透过窗纱,隐隐看到湿漉的台阶闪着亮光。“何知”在这里更有惊觉之意。写出闺中妇人忘情沉思的痴呆形象。更表现出多年征战对夫妻家人的极度伤害。作者借秋夜思妇伤感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征战的深深痛恨及对因征战长期分离的人民深表同情。
谢朓对唐代浪漫诗人李白影响极大。李白的诗中也常见谢朓所写物象。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就共用了谢朓《秋夜》中“捣衣”、“阶”、“露”。所以清人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