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悲愁快於刀,内割肝肠痛。
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
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
朝夕拜空位,绘写恨少动。
虽死情难迁,合姓义已重。
吾身行将衰,同穴诗可诵。
猜你喜欢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zhuàn)香。
黛(dài)蛾(é)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篆香。
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困倦地倚靠高楼栏杆,看那高飞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参考资料:
1、梁海明等(原作者为清代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上海:远山出版社,2009(第二版):44-45.
2、上疆村民等.宋词三百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111-112.
3、李安泰等.宋词鉴赏辞典.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114.
篆香:比喻盘香和缭绕的香烟。
黛蛾:指眉毛。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构思特妙,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韵味。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因此在她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人在激情强烈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话是言之有理的。
从来交分拟金兰,一纪前同陟道山。君畜高才终未偶,我居荣路独何颜。
邺台将卜全身退,洛宅先输任意闲。感旧倚楼空自叹,不如飞翼倦知还。
夜气接平旦,微凉生太虚。庭槐秋影动,檐月晓光馀。
执热宁无间,探汤固有初。斯须衔烛转,汗渍羽陵书。
人静兰堂,仗几曲画屏,小蔽炎光。清眠才倚竹,悟半箸黄粱。
闲中乌帽自落,正倦客好梦登场。庭院午,又蕙风吹幔,槐影移窗。
端相,綀衣御晚,琼臂印春,还记茉莉盈囊。柔云松四握,指月底西厢。
年来芳思渐减,但醒卧独对银釭。秋信早,怕此时团扇先藏。
芝山南畔,听将军鼓角,暮烟朝雨。渺渺番湖三百里,四面封疆皆水。葭苇烽沉,鲸鲵波静,人在渔樵里。封留千户,渠家代有人矣。正好缓带轻裘,吟诗横槊,五破梅花蕊。谁报莱衣春不待,匹马戴星而起。细柳营寒,甘棠阴在,万口称才美。祥琴何日,玉堂直上天咫。
曾将奇术冠青囊,八十年前遇长桑。臂在不知经几折,眼花何用检诸方。
有剂可令千人活,无药能销两鬓霜。橘老杏残筋力尽,定应死去作医王。
浮世憧憧为底忙,百年光景等风狂。
乾坤自隘胸襟豁,言语无多意思长。
但觉高歌同夜酌,未应别赋写春伤。
吾侪渐喜无人识,自做无名草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