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峰头乌帽翠云裘,三百年来无此流。馀论更容平子否,犹胜湛辈岘山游。
猜你喜欢
碧玉峰前云满径,赤栏桥畔柳参天。长廊静夜松风起,写得馀声入响泉。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自南宋建都杭州以来,舍弃了汴梁巍峨的宫阙。
此时号称中兴宋室,可有几个将领能克敌制胜呢?反倒是主和负国的奸臣一直掌权。
在寒雨中,岳王祠庙满是黄叶堆积,青山野坟间白云霭霭。
为什么朱仙镇大捷之后,岳将军就再没能打胜仗、高奏凯歌了呢?
本站。
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在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南下迁都南京,以躲避鞑靼大军的刀锋,在一片迁都声中,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鞑靼大军。这首诗用南宋迁都的故事来向人们说明迁都是错误的,在这首诗中,于谦很痛心宋的迁都,他更痛心当今的的时事,诗中虽然没有直说他的政治主张,但是全诗强烈的侵透他的坚守北京的主张。
萧瑟苕溪上,惊危狴户余。已宽沈命法,愿读活民书。
呼吁情原迫,仓皇计亦疏。仰怀虞内史,私米恤穷闾。
远向山中拂袖归,山中景槩只依依。疏篱有约开黄菊,小径无缘到白衣。
囊里自惭新句少,尊前常恐旧人非。狂来不用悲沦落,直欲凌风上翠微。
偶植忘形友,田间步晚清。
四围山木合,一片夕阳明。
倚杖数归翮,隔溪闻唤声。
行来僧寺歇,又得问无生。
云薄铺凉,露轻晞月,帘挂碧天秋浅。倚鹤琴闲,照萤灯瘦,依依梦随蕉扇。
念极浦、人归后,西风片帆远。
恨疏懒。趁扁舟、又孤游兴,频冷落、湖山旧时鸥伴。
清雾湿屏纱,絮荒庭、虫韵凄婉。万感烟鸿,寄相思、梧叶怕剪。
对空江残角,一夜蓼花红怨。
熨得絺衣一番新,幅巾轻软最宜人。花时气暖长愁夏,竹里风微又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