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朗月生瑶浦,流云度绛河。微凉通海气,清籁落空歌。
过雁分明见,飞萤即渐多。有怀人不至,孤影倚松萝。
猜你喜欢
伊人秋夜里,露白又葭苍。我有一方想,水云何处乡。
东山气鸿濛,宫殿居上头。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
幽灵斯可佳,王命官属休。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
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倒悬瑶池影,屈注苍江流。
味如甘露浆,挥弄滑且柔。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
箫鼓荡四溟,异香泱漭浮。鲛人献微绡,曾祝沈豪牛。
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俦。坡陀金虾蟆,出见盖有由。
至尊顾之笑,王母不肯收。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
飘飘青琐郎,文彩珊瑚钩。浩歌渌水曲,清绝听者愁。
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天声似语。便阊阖轻排,虹河平溯。问几阴晴,霸吴平地漫今古。
西山横黛瞰碧,眼明应不到,烟际沉鹭。卧笛长吟,层霾乍裂,寒月溟濛千里。凭虚醉舞。梦凝白阑干,化为飞雾。净洗青红,骤飞沧海雨。
“凌朝”两句。楼名“齐云”,所以即由此入手亦真亦幻地描绘之。此言朝阳霞光万丈从寰宇中射来,但是到了齐云楼前,却被是楼所阻,只留下一片阴影。“栋与”三句,用比喻、比较状楼之高。“横”,这儿作“平”解。此言齐云楼高得可与参星平齐,楼窗的竹帘即是用来北斗星当帘钩的。从齐云楼俯瞰附近西北角的城墙,那城墙似乎只有一点点高了。“天声”三句。“阊阖”,上帝所居紫微宫的天门。《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余。”“排”,即推也。楼高“齐云”,故能在楼上听到喁喁细语般的“天声”。从齐云楼出发,还可以直达天庭,轻推天门而入,并在银河中溯流畅游。以上亦真亦幻从各方面渲染、夸张以表明是楼高且大,点出题意。“问几阴晴”两句,登高有感。词锋一转,问:是楼曾经过多少次风雨侵蚀,曾迎送过多少次朝阳、夕照?这晴晴雨雨的天气不是同世道的盛衰那样变幻莫测吗?你看那春秋时的吴国曾经称霸东南,但却像昙花一样,很快就被越国夷为平地。这古代的历史就是今人的借鉴,所以应当引起时人的警惕了。梦窗生当南宋末世,见朝廷昏庸,百官醉生梦死,“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所以就用吴国灭亡的历史借景抒情,敲响警钟。此由齐云楼地处吴地而自然地联想到吴国的盛衰史,可见梦窗词中并非都作倚红偎翠之语。
“西山”三句,叙楼上远眺。远望西山一带横亘着青黑色的树林,绵绵不绝一望无际。向东平视,茫茫烟云使再好的视力也看不到海鸟的踪迹。此从实处写楼之高,使人视野开阔。“卧笛”三句。言近观楼下景色,可以见到牧童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横笛而吹的田园风光。这新清的笛声,似能冲破眼前无边无际的茫茫细雨。“溟濛”,即细雨。苏东坡“山色空蒙雨亦奇”诗句,可证之。“凭虚”三句。此言词人在齐云楼上凭虚凌空地醉舞,眼前的一切在朦胧中化成了栏干外一片白茫茫的烟雾。醉人观看外物皆是如此。“净洗”两句,紧接前意。此言楼外细雨刹时间又转成为倾盆大雨,它像沧海倾覆一样,将楼外面红花绿叶无限风光的景致尽数扫光。结句兴好景不常之叹。
全词紧扣楼名“齐云”两字,借题发挥,笔墨淋漓。梦窗不愧为是浪漫主义的词家高手。
野犊正忙梨晓雨,谷莺才出管东风。
春色初从江国来,湖边杨柳岭头梅。
梅花飞雪柳垂带,递次相将时节催。
春力欺寒过江北,深谷黄鹂生羽翼。
晓月轻烟禁苑啼,南园桃李已成蹊。
就中何处芳菲好,春波飞絮魏王堤。
我忆去年暮春月,京洛新妆丹凤阙。
天津水绿烟树深,万井笙歌牡丹发。
天子銮舆驾幸时,嵩峰瑞霭笼郊圻。
扈从千官与万骑,翊卫羽林兼佽飞。
六宫随驾罗珠翠,诸王从行陪七贵。
香气成霞金犊车,鸣珂中节虹龙驷。
朱桥细柳端门前,画舫横塘会节园。
朝花贵侠珊瑚席,夜烛娇娥玳瑁筵。
西楼残月深宫漏,明河半沈垂北斗。
纵饮贪欢意未阑,紫陌喧喧人已繁。
玉钩挂帘开雉尾,晓日赭袍朝至尊。
方今寓止临清渭,杜门无与天涯异。
殊忘诗酒狂荡心,但悦琴书高古意。
可惜春芳渐欲归,五陵烟草方离离。
回忆当时洛阳道,歌魂空与残花飞。
秋空无尘雁可数,芦花蓼花满江渚。
夕阳影里高掀蓬,落叶声中更鸣橹。
六角扇起解热风,三杯酒为浇诗雨。
船头拔剑叫飞廉,潮花捲雪鱼龙舞。
诗家事业可怜生,骨朽人间有集行。
锻炼鬼犹惊险语,折磨天亦妒虚名。
长骑驴背嫌肩耸,欲拔鲸牙恨力轻。
吟得擅场成底事,不如黄策挹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