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帝司秋运金气,空山草木皆凄厉。嗟尔桂树青团团,直与佳菊凌霜寒。
贞姿孤洁同晚岁,何异幽人逸士栖岩峦。我所思兮淮南之小山,白石凿井金为阑。
手招八公鍊神丹,骖鸾翳凤游其间。侧身西望柴桑里,南山悠然当面起。
处士兮归来,尊有酒兮甘且旨。石磊磊兮葛绵绵,玄豹号林兮长鲸阻川。
折遗芳兮寄远歌,招隐兮期长年。
猜你喜欢
送酒白衣来栗里,烧丹金井出淮南。露花风叶俱寥落,见画令人思不堪。
满地秋声鼓吹同,草根无赖更寒蛩。
情知万事终摇落,忍见霖林一叶红。
铁砚生涯老鹖冠,烟波三载负鱼竿。梅开蓟北孤窗冷,雁去江南一字看。
醉哭穷途非阮籍,高歌长铗愧冯欢。
远梦归华顶,扁(piān)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寒蔬:寒天生长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禅床:坐禅之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诗人贾岛早年曾经为僧,后虽还俗,但过去的蒲团生涯对他不能没有影响,他的诗中常出现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记忆中‘坐学白骨塔’、‘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的禅味,不但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一类诗境的蓝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边’,‘孤鸿来夜半,积雪在诸峰’,甚至‘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渊源。”所以,同样是禅诗,贾岛与王维就往往不一样。如果说王维是幽静空明的话,贾岛就是枯寒苦瘦,这首诗的境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就告诉读者,研究作家,不能脱离他的个性、经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
全诗前三联皆是诗人想象的这位天台僧人远去的情景。首联“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中的“扁舟”直接地将天台僧一路孤寂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背岳阳”点明了天台僧人的离去,即乘坐扁舟朝着背离岳阳的方向驶去,此处即交代出了诗人与天台僧送别的地点,又饱含了诗人对天台僧浓浓的赠别之情。颔联“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是进一步想象天台僧在途中的情景,通过僧人的饮食与坐禅两个方面来表现出了僧人清心寡欲与孤寒清寂。颈联“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僧人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随,更有猿啼之声在耳畔萦绕。这句中,一个“孤”字,一个“霜”进一步升华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尾联“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即说明了僧人的“心中无一物”,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比。
尘沙压尽园无叶,一月长安三见雪。登高望远极空明,天上人间两奇绝。
吟髭欲撚冰先断,冻指未动弦应折。轻怜衣袂逐风扬,浅讶屐痕随步灭。
西冈径滑猱难度,北海波寒鳌未掣。真疑地骨高比山,始信天机织成缬。
宁将巧技争图画,且胜高谈霏锯屑。倏前忽后同积薪,乍有还无不盈瞥。
神游隔世虚劳想,妙入忘言谁解说。岁寒交谊转寥寥,独有庭松如屈铁。
单衣初试觉身轻,芳径无花午气清。风罥断丝庭宇静,日长时听打茶声。
吾族英才常接迹,年来似晓星稀。子言日出喜能卮。
先兄元不死,儿白马良眉。
青佩次孙欣得与,樊川小侄名宜。香分甲午月宫枝。
各当传祖钵,教养愿观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