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天王委管籥,开闭秦北门。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清冢入内地,黄河穷本源。风云寝气象,鸟兽翔旗幡。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轓.岂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愿陈田舍歌,暂息四座喧。条桑去附枝,薙草绝本根。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猜你喜欢
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天王委管籥,开闭秦北门。
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
清冢入内地,黄河穷本源。风云寝气象,鸟兽翔旗幡。
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轓。
岂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愿陈田舍歌,暂息四座喧。
条桑去附枝,薙草绝本根。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日日沧浪亭畔(pàn)路。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
可怜愁与闲俱赴。待把尘劳截愁住。灯影幢(chuáng)幢(chuáng)天欲曙(shǔ)。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
江南的秋日的景色就像夕阳一样快要完了,数数那些景色,却仍旧很多。我每天都在沧浪亭外夕阳下的树林中寻找写诗的灵感。
可叹的是忧愁总是和闲情一同到来,正想不再忧愁,就看到天已经快亮了。不管是闲暇中的心事,还是忙碌中的滋味,全部都化入西楼外的雨中了。
参考资料:
1、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23
2、吴蓓.王国维人间词阅读分析——清词代表性文本阅读之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73
青玉案:以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垂垂:渐渐地。幽事:幽景,胜景。浑:仍旧,仍然。沧浪亭:在苏州城南。词人曾在苏州长期居住。
俱赴:指忧愁和悠闲往往一同涌上心头。截愁住:截住愁的倒装句。幢幢:形容灯光摇摆不定。
这首词贵在委婉曲折。“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在意思上就很曲折:“江南秋色”是美丽的,而“垂垂暮”是令人遗憾的;不过尽管如此,在这暮秋的时候还有那么多可以游赏的景物,终归还是令人高兴的。“日日澄澈亭畔路”的“日日”,是强调每天都去,这是因为对那个地方景色的喜爱。但如果结合前边的“垂垂暮”,则这个“日日”又令人联想到冯延巳《蝶恋花》的“日日花前常病酒”,这里边又令有一种对无常之美景难以割舍的执著之情。“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点染出一幅清秀疏朗的“水畔独吟图”,独吟之人显得很超脱很自得。但是,由“西风”和“夕阳”点染而成的美景,却透着几分清清,几分伤感;而那“独自”二字,又暗含着几分寂寞、几分孤独。
“可怜愁与闲俱赴”——“愁”和“闲”实在是一对形影不离的老朋友,寄情山水独自寻诗是“闲”,但只要是“闲”的时候就必然跟来“愁”。既然这个办法不行,那就是用“尘劳”来“截”:把自己完全投入尘世事务的繁忙劳碌之中,以此来求得对内心之愁苦的暂时解脱。这时候已经“灯影幢幢天欲曙”——夜过去了,白天又来了。接续这个不眠之夜的,仍将是整天的繁忙劳碌,或者是整天的闲愁缠绕。
剑客不誇貌,主人知此心。但营纤毫义,肯计千万金。
勇发看鸷击,愤来听虎吟。平生贵酬德,刃敌无幽深。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上蔡应初击,平冈远不稀。目随槐叶长,形逐桂条飞。
汉月澄秋色,梁园映雪辉。唯当感纯孝,郛郭引兵威。
年年御焙试春风,白玉宫人折绛封。
畴昔饥肠知脱粟,即今老眼见翔龙。
笑持俊逸无双句,去上东南第一峰。
却倚柁楼搔短发,回头青阙五云浓。
画檐疏雨才收,酒醒凝掩篷窗卧。薰炉火冷,余香犹在,拥衾清坐。
点鬓霜明,窥人月小,短擎花堕。想吴山越水,楼台缥缈,应曾有,飞鸿过。
寂寞文园病后,旧心情、苦无些个。多君调我,幽兰新句,纹笺玉唾。
花落元都,鹤归华表,梦谁擎破。待莼鲈江上,高歌小梅,扣舷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