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带雪横枝伐作筇,老年筋力赖从容。扶经谷口閒寻鹤,拄过深潭恐化龙。
直节旧盟君子竹,孤标曾伴大夫松。时时策向洪崖顶,应忆临流赋辟雍。
猜你喜欢
宿醉离愁慢髻(jì)鬟(huán),六铢衣薄惹轻寒,慵(yōng)红闷翠掩青鸾(luán)。
罗袜况兼金菡(hàn)萏(dàn),雪肌仍是玉琅(láng)玕(gān),骨香腰细更沈檀。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参考资料:
1、马兴荣等.《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61页
2、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66页
3、周伟励著.《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文学大象出版社,2006年:69页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慢:胡乱,随便。髻鬟:环形发髻。古代中国妇女发式。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也指仙人之衣。青鸾:青鸟。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这里指青铜鸾镜。
菡萏:指莲花。玉琅玕:玉石。沈檀:沉香与檀香。“沈”通“沉”。
该词为典型的“香奁体”词,为最早的《浣溪沙》,题材为“艳情”题材,抒情风格细腻深曲,文辞丽美。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发髻、衣服、面容等内容。“愁”字写出女子的情绪,“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寒”烘托了环境冷暖,“红”和“翠”也出了颜色。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身姿、腰身、肌肤、和腿部。“罗袜”、“雪肌”、“玉琅玕”突出了女子体态、肌肤的质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觉感受。
全词共六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描写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辞表现了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但更重的是她的“离愁”,因离愁而醉酒、慵懒,失了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
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放犊长村月正明,归来暂喜病魂清。一衾幽梦春风里,又度良宵三四更。
家住青山侧,青山断尘迹。浮世几兴亡,依旧青山色。
明镜如满月,朝朝弄妆靓。一自弃尘埃,不照孤鸾影。
夙昔爱鸣琴,流泉指下生。子期今已没,谁听断肠声?
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莺。
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
麦长绿须桑蕾黄,百禽调舌百花香。
今年笑里逢春色,笑里逢春有几场。
旷望天无际,能令客思醒。雨拖双柱白,山抹半螺青。
小酌扶吟啸,孤帆破杳冥。如何未摇落,飞叶洒风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