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焚香礼玄梵,肃驾朝紫宸。游云结华盖,鲜飙翼飞轮。
披烟上阁道,佩月攀钩陈。服食丹霞浆,嗽咽甘露津。
琅琅歌洞章,寂感虚皇嚬。飘飖广莫风,舒啸青林春。
沆瀁六合外,永与无始邻。
猜你喜欢
绿鬓颓云髻,青霞络羽衣。晨趋阳德馆,夜造月华扉。
抟弄周天火,韬潜起陆机。玉房留不住,却向九霄飞。
深坐意悠悠,新月如钩。淡烟花影小窗浮,底事添人羁旅恨,吟尽清秋。
唧唧总无休,问尔何由,为伊憔悴五更头。转念浮生真大梦,著甚闲愁。
今年六月不胜凉,七月炎蒸不可当。
一阵秋风初过雨,个般天气好烧香。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独陪宣父蓬瀛奏,方接颜生鲁卫游。多羡龙门齐变化,屡看鸡树第名流。千堂何处最荣美,朱紫环尊几处酬。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piān)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qǐ)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sū)窣,寒花垂露落毶(sān)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
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
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
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宁陵:今河南宁陵县。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扁舟:小船。
旦辞:清晨辞别。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垂露:露珠下滴。毵毵: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不悟:不知道。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陵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
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如果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称赞。
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气势很磅礴,可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诗比靠。次句“扁舟东下更开帆”,加一倍写快,方回评说:“此是诗家合当下的句,只一句中有进步,犹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辞杞国”一联则写得很圆活,似山谷诗法。
值得一赞的是,诗尾联融情于景,由苍茫的夜色产生迷惘沉醉的感觉,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难以表达的情思,得含蓄不尽之意。但是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挑剔说结处“汴水黄浊,安得蔚蓝也?”落实了说,就失去了诗的趣味了。再说,夜间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蓝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蓝;这时要分辨汴水是否黄浊,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
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浚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宣武閒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向雒阳喝。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堪怜孝武入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
今辰何辰心烦伤,无言伫立涕沾裳。悠悠苍天安可问,肃肃玄寝神如将。
忆昔承恩拜家庆,初筵白发双相映。采兰不顾尚书期,及瓜每后君王命。
此时嘉宾四座倾,满堂宴笑春风生。繁弦促柱发雅奏,白华朱萼敷鲜英。
人事分明有代谢,庆者在门吊在舍。申伯虚传崧岳灵,方朔奄随岁星化。
高台垂云为我阴,密室含霜讵知夏。昔日千金献寿人,今翻上食穗帷陈。
悲风南来少宁树,颓波东逝不回津。以此思哀哀更泣,亦知予告何嗟及。
岂复殷勤杯酒欢,空馀髣髴画图看。黄门且念奉母去,清河欲诔痛才难。